第1题:
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是供电可靠性闭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供电可靠性数据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主要从可靠性评价基础资料、用户供电可靠性主要指标以及用户停电责任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可靠性评价基础资料分析,即通过对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因素、企业规模、管理模式、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等硬件因素及运行检修管理等“软件”因素的综合分析,首先了解供电可靠性整体水平,确定影响可靠性指标的内外部因素。
通过对反映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各类统计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可以科学评价电网结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发现供电系统管理各环节存在问题。通过对用户供电可靠性主要指标的对比分析,能更全面地了解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通过对停电事件按停电责任原因进行细化分类和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措施。
略
第2题:
电力可靠性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什么?
在对电力可靠性数据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纵向对比分析法、横向对比分析法以及类别比较分析法等。
略
第3题:
地市级电力企业及所属各基层单位(工区、车间、班站等)应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制度与规定,()、()、()可靠性数据信息,开展相关数据审核,执行可靠性指标计划,及时分析可靠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落实改进措施。
及时;准确;完整录入
略
第4题:
可靠性数据的填报和上报是实现电力可靠性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必须满足的三项要求?
1)及时性。
2)准确性。
3)完整性。
略
第5题:
简述价值流图分析的流程。
第6题:
简述岗位评价(岗位分析、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步骤)。
第7题:
简述作品分析实施流程。
第8题:
BPR实施进程中存在五个阶段,五个阶段可能存在相互反复的过程,这五个阶段的先后次序大致是()。
第9题:
简述电力生产、消费的大致流程?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可靠性数据管理的流程。
可靠性数据来源于生产实际,其中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主要由可靠性四、五级人员完成,数据审核检查工作主要由二、三级人员完成。各级可靠性管理人员定期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召开分析会商会议,发挥可靠性指标数据的指导作用。可靠性数据管理工作流程图如下:
略
第14题:
简述我国电力可靠性数据统计的范围主要包括。
1)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包括发电主机发电辅助设备基本情况和运行情况。
2)输变电设施可靠性信息,包括发电侧电网侧输变电设施基本情况和运行情况。其具体统计内容为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变电系统及设施可靠性数据。
3)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信息,包括直流输电系统基本情况和运行情况。
4)供电系统可靠性信息,包括供电系统基本情况和运行情况。
5)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6)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的详细分析报告。
略
第15题:
电力可靠性数据管理“三性”要求是指()、()和()。
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略
第16题:
简述电力系统再同步的定义以及电力系统再同步计算分析的目的。
第17题:
简述低压电力及控制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流程。
第18题:
简述流程分析的概念并介绍流程分析工具。
第19题:
简述工作分析的流程。
第20题:
公司各级设立相应的可靠性数据管理机构,挂靠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可靠性数据管理日常工作,工作内容包括负责()、分析各单位(部门)上报的可靠性数据和信息,保证可靠性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21题:
电力可靠性数据管理包括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指标数据三类。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