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停电
B不停电
C所有
第1题:
供电系统的不拉闸限电,应列入可靠性的统计范围,每限电一次应计停电一次,停电用户数应为限电的实际户数,停电时间为实际的停电时间,停电容量为减少的供电容量。
A对
B错
第2题:
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与停电用户数无关。
A对
B错
第3题:
012年某局在1-6月份完成城市可靠性指标为99.85%,城市用户数为1050户,累计等效用户数1000户,在年中核查中发现漏录入一次停电事件,为511城区线8:00-13:00临时检修,该线路用户数为50户,计算漏录入事件对可靠性指标影响为多少?
总停电时户数=(1-0.9985)*182*24=6552
实际总用户数=6552+5*50=6802
实际用户平均停电时间=6802/1000=6.802h/户
实际可靠性指标=1-6.802/(182*24)=99.8443%
略
第4题:
预安排停电平均用户数含义:在统计期间内,()预安排停电的用户数
A每天
B平均每次
C每次
第5题:
计算题:某供电单位共有320户用户,1季度(共90天)的停电事件如下表所示,1季度停电用户总数为50户。求该季度供电可靠率RS-1、用户平均停电次数、平均停电用户数、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和指标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略
第6题:
某县供电公司有2350个用户,2季度停电用户数之和为780户,用户停电时户数之和为1250时•户,在此期间,共有620个用户发生过停电。试计算停电用户平均停电次数AITCI、停电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I和停电用户供电可靠率及该县公司用户供电可靠性率。
AITCI=Σ(每次停电用户数)/停电用户总数=780/620=1.26(次/户)
AIHCI=Σ(每户每次停电时间)/停电用户总数=Σ(每次停电持续时间×每次停电用户数)/停电用户总数
=1250/620=2.02(H/户)
停电用户供电可靠率=(1-AIHCI/统计期间时间)×100%=(1-2.02/2184)×100%=99.9075%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1=Σ(每户每次停电时间)/用户总数
=Σ(每次停电持续时间×每次停电用户数)/用户总数=1250/2350=0.532(H/户)
用户供电可靠率=(1-AIHC-1/统计期间时间)×100%=(1-0.532/2184)×100%=99.9756%
略
第7题:
某地在8月1日出现雷电天气,造成多条10kV线路故障跳闸,应按1条停电事件录入,其停电户数为几条停电线路的总户数。
A对
B错
第8题:
在一次停电事件中的停电时户数为()与()的乘积。
该次停电涉及的用户数;本次停电事件停电小时数
略
第9题:
某地在8月1日出现雷电天气,造成多条10kV线路故障跳闸,应按1条停电事件录入,其停电户数为几条停电线路的总户数。
第10题:
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指标体系中,以下指标哪个与停电用户数无关()。
第11题:
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设施故障引起其它用户停电时,属外部故障停电,在统计停电用户数时,不计该故障用户。
第12题:
下面哪个指标是反映供电系统故障恢复能力的?()
第13题:
平均停电用户数()。
略
第14题:
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设施故障引起其它用户停电时,属外部故障停电,在统计停电用户数时,不计该故障用户。
A对
B错
第15题:
同一统计范围、同一统计期间内,平均停电用户数=预安排停电平均用户数+故障停电平均用户数。
A对
B错
第16题:
以下指标哪个与停电用户数无关()
AAIHC-1
BRS-3
C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D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第17题:
用户申请(包括计划和临时申请)停电检修等原因而影响其它用户停电,不属外部原因,在统计停电用户数时,除申请停电的用户不计外,对受其影响的其他用户必须按()。
检修分类进行统计
略
第18题:
停电时户数:是计算可靠性指标的一个()。在一次停电事件中的停电时户数为该次停电涉及的用户数与本次停电事件停电小时数的乘积。
A目标
B重要参数
C中间量
第19题:
停电范围是用来确定()。
A停电用户数
B停电户时数
C停电小时数
第20题:
同一统计范围、同一统计期间内,平均停电用户数=预安排停电平均用户数+故障停电平均用户数。
第21题:
供电系统的不拉闸限电,应列入可靠性的统计范围,每限电一次应计停电一次,停电用户数应为限电的实际户数,停电时间为实际的停电时间,停电容量为减少的供电容量。
第22题:
以下指标哪个与停电用户数无关()
第23题:
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与停电用户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