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屏蔽服各部连接不好。最常见是手套与屏蔽衣间连接不好,以致电位转移时,电流通过手腕而造成麻电
B作业人员的头部未屏蔽。当面部、颈部在电位转移过程中不慎先行接触带电体时,接触瞬间的暂态电流对人体产生电击
C屏蔽服使用日久,局部金属丝折断而形成尖端,电阻增大或屏蔽性能变差,造成人体局部电位差或电场不均匀而使人产生不舒服感觉
D屏蔽服内穿有衬衣、衬裤,而袜子、手套又均有内衬垫,人体与屏蔽服之间便被一层薄薄的绝缘物所隔开,这样,人体与屏蔽服之间就存在电位差,当人的外露部分如颈部接触屏蔽服衣领时,便会出现麻刺感
第1题:
在500kV交流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等电位作业人员要保持组合间隙不小于()m,地电位人员保持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小于()m;
第2题:
等电位作业时,电位转移过程中放电过程产生低频稳态电流。
第3题:
耳蜗电位除细胞内电位外,在耳蜗还有()生物电现象
第4题:
在等电位作业过程中出现麻电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5题:
耳蜗电位除了细胞内电位外,在耳蜗还有()生物电现象。
第6题:
()电会使焊工产生一定的麻电现象,这在高处作业时是很危险的,所以高处作业不准使用这种频率的振荡器进行焊接。
第7题:
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使其发生聚沉的现象称为盐析,产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
第8题:
莴笋贮藏过程中常会出现茎部发红,裂球现象和腐烂等,裂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第9题:
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使其发生聚沉的现象称为盐析,产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
第10题:
在送电线路等电位作业过程中,人体的电位与带电体的电位()。
第11题:
高频
低频
中频
第12题:
锋电位
后电位
动作电位
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第13题:
在登记带电作业记录时,可选的作业方式有()
第14题:
在等电位作业过程中,人体的电位与带电体的电位()。
第15题:
在等电位过程中每次移动作业位置时,如果人体没有与带电体保持同一电位的话,都要出现充电和放电过程。
第16题:
在等电位作业过程中出现麻电现象的原因是()。
第17题:
高频电会使焊工产生一定的()现象,所以高处作业不准使用高频振荡器。
第18题:
中频电会使焊工产生一定的麻电现象,这在高处作业时是很危险的。
第19题: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后电位中,再出现一段延续更长的缓慢波动”是指()
第20题:
因为高频电磁场会使焊工产生一定的麻电现象,所以()不准使用高频振荡器。
第21题:
等电位时人体的电位与带电体的电位(),而人体有麻电感觉以致死亡的原因,不在于人体所处()的高低,而取决于流经人体()的大小。没有电位差就没有电流,所以理论上说流经等电位人体的电流为(),这就是等电位作业的原理。
第22题:
蜗内电位
耳蜗微音电位
后级电位
Davis电位
总和电位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锋电位
后电位
动作电位
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