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过:鸦片为中国之巨害,其杀吾国民,甚于干戈、瘟疫、饥馑之患!
A、孙中山
B、林则徐
C、毛泽东
第1题:
孙中山说:“现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之下,各阶级中自有力求解救中国,要求独立之共同倾向”,“邀请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以期有益于革命之实行,……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材料表明孙中山同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 ①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各阶级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③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④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
第2题:
孙中山说过:中国食品发明之多,烹调方法之美,为各国所不及,但中国人之饮食习尚不合乎科学卫生。
第3题: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
第4题:
曾经发出“无武力之国家,必至于灭亡”的感慨的是()。
第5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说过的一句话。
第6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第7题: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第8题:
"鸦片之害甚于洪水猛兽„此祸不除,10年后中原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这句话是()说的。
第9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有()
第10题:
孙中山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第11题:
孙中山
毛泽东
林则徐
洪秀全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第14题:
从民族集体意识上,我们说()是中国文化之根,是中国民族灵魂之核,当不为过。
第15题: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第16题:
()曾经说过:鸦片为中国之巨害,其杀吾国民,甚于干戈、瘟疫、饥馑之患!
第17题: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旅顺、大连③统帅八国联军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④支持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
第18题:
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第19题:
()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20题:
在“观虚与盛之所在,非吾之过论”中,“过论”之义为()
第21题:
郑成功
林则徐
曾国藩
第22题:
林则徐
魏源
严复
孙中山
第23题:
孙中山
林则徐
毛泽东
第24题:
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实现民主政治
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