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 A.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B.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C.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D.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

题目
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

A.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B.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C.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D.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相似考题
更多“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

    A. 30m
    B. 40m
    C. 45m
    D. 54m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8条表8.1.8可知,抗震设防烈度8度,装配整体楼盖时剪力墙间距为2.5×18=45m和30m两者取小值,故应取30m。

  • 第2题: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0.9m。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2013年真题]

    1.假定,底部加强部位某片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该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至少应取下列哪项才能符合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





    答案:D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4条和第10.2.2条规定,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的大空间层数,7度时不宜超过5层,故底部加强部位取至5层楼板顶(18.2m标高);根据第10.2.19条规定,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3%。双排Φ10@200的配筋率为0.26%,不满足要求;双排Φ12@200的配筋率为0.38%,满足要求。

  • 第3题:

    假设外围框架结构的部分柱在底层不连续,形成带转换层的结构,且该建筑物的结构计算模型底部的嵌固端在0.000处。剪力墙底部需加强部位的高度(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2
    B、10
    C、11
    D、13

    答案:D
    解析:
    加强部位高度,取转换层以上的两层及墙肢总高度1/8的较大者,

  • 第4题: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落地剪力墙和简体底部应加厚
    B.框支层周围楼板不应错层布置
    C.落地剪力墙和简体的洞口宜布置在墙体中部
    D.框支柱中柱上方宜开设门洞

    答案:D
    解析:
    框支柱中柱上方开设门洞,将影响力的传递,因此不宜开设门洞。

  • 第5题:

    对于7度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布置,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A.在平面为长矩形的建筑中,落地剪力墙的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不宜小于50%
    B.底层落地剪力墙应加厚以补偿底层的刚度
    C.上下层剪切刚度比宜接近于1
    D.落地剪力墙的间距应小于5倍楼面宽度或60m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下列何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转换层结构形式,可以为梁板式、桁架式、箱式等
    B.转换层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传下的全部竖向荷载,并传至底层
    C.转换层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传下的全部水平荷载,并有效地传递到底层各抗侧力构件
    D.转换层的楼板应适当加厚,并按承受楼面竖向荷载配筋

    答案:D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24条:转换层的楼板除按承受楼面竖向荷载配筋外,还应验算截面剪力设计值。

  • 第7题:

    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 A、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 B、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 C、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 D、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在建筑物的底层,为了形成底部大空间,采用部分框架来支承上部的剪力墙,形成()

    • A、框架—剪力墙
    • B、框支剪力墙
    • C、带边框剪力墙
    • D、小开口剪力墙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下列()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规定。

    • A、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
    • B、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
    • C、应采用现浇楼面结构
    • D、应优先采用现浇楼面结构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体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结构体系不宜用于建造大空间的房屋
    • B、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逢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
    • C、剪力墙体系适用于小开间的住宅和旅馆等
    • D、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
    • E、简体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适用于50—80层的房屋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单选题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商用店面,上部为住宅,此时应采用哪种结构体系():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

    A. 30m
    B. 40m
    C. 45m
    D. 54m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J186-2002)表8.1.8,装配整体楼盖时剪力墙间距为2.5×18=45m和30m两者取小值,故应取30m。

  • 第14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9.8m,地下1层,地上l6层,首层为转换层(二层楼面设置转换梁),纵横向均有不落地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丙类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地下一层、首层层高4.5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0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
    36.假定,该结构首层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取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

    A.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l0@200
    B.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12@200
    C.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l0@200
    D.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12@200

    答案:D
    解析: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4条规定,以剪力墙高度的l/10与两层层高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对于带有转换层的结构,落地剪力墙是框支层以下最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框支层上部两层的剪力墙直接与转换构件相连,相当于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且其内力变化较大、传力路径复杂,故规范规定取转换层加上其以上两层的高度或房屋总高的1/10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底部加强区。根据第10.2.2条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宜取至转换层以上两层宜不小于房屋高度的1/10。故底部加强部位取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
    由第10.2.19条可知,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3%。双排10@200的配筋率为0.26%<0.3%,不满足要求;双排Φ12@200的配筋率为0.38%>0.3%,满足要求。

  • 第15题: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0.9m。 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 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假定,底部加强部位某片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该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至少应取下列哪项才能符合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答案:D
    解析:
    解答:由《高规》第7.1.4条和第10.2.2条知,底部加强部位取至5层楼板顶(18.2m标高)。
    由《高规》第10.2.19条知,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3%。双排

    求。故选(D)。

  • 第16题:

    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在地面以上大空间转换结构的描述中,下列( )不正确。

    A.6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B.7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5层
    C.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4层
    D.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为满足地震区高层商住楼底部大空间的需要,采用下列哪一种结构类型最为适宜?( )

    A.剪力墙结构
    B.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C.框架-核心筒结构
    D.筒中筒结构

    答案:B
    解析:
    《高层建筑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3.3.1-1表中注2,部分框支剪力墙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指的是结构中的局部,部分剪力墙因建筑要求不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将荷载传至框架柱上,这样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上面的墙就叫框支剪力墙。

  • 第18题: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 A、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 B、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 C、不步于两层层高
    • D、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结构层又称楼面或地面,是楼板上表面的构造层,也是室内空间下部的装修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商用店面,上部为住宅,此时应采用哪种结构体系():

    • A、框架结构
    • B、板柱结构
    • C、剪力墙结构
    • D、框支剪力墙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 A、框架结构
    • B、板柱结构
    • C、剪力墙结构
    • D、框支剪力墙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下列哪项符合规定?()

    • A、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腚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 B、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宜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30%
    • C、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宜不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50%
    • D、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地震楼层剪力,不超过该楼层总地震剪力的1/3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
    A

    30m

    B

    40m

    C

    45m

    D

    54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8条表8.1.8可知,抗震设防烈度8度,装配整体楼盖时剪力墙间距为2.5×18=45m和30m两者取小值,故应取30m。

  • 第24题:

    单选题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