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
B36.04
C36.07
D36.10
第5题:
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并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β,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距离,得P点。
第6题:
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第7题:
由A、B两已知点测P点,现有的工具是两把钢尺,可以考虑用什么方法进行测设。()
第8题:
圆
椭圆
一条直线
两条平行直线
第9题:
导线测量
侧方交会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第10题:
前方交会法
后方交会法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第11题:
后方交会
侧方交会
方向交会
前方交会
第12题:
角度和高差
距离和高差
距离和角度
水平角和立角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施工放样中(已知两控制点A、B和设计点位P)极坐标法是用()放样出P点的位置。
A方位角
B水平角
C坐标
D水平距离
E竖直角
第16题:
现有△ABP,其中A、B是控制点,P是待定点。若在A、B上分别安置仪器,测定∠A和∠B,以计算P的坐标,这种方法称为()。
第17题:
放样点位时应有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且放样点的坐标是已知的,通过()来放样待定点。
第18题:
在两已知点分别对待测点观测水平角,以此计算待测点坐标的方法是()。
第19题:
平面控制加密中,由两个相邻的已知点A、B向待定点P观测水平角∠PAB和∠ABP。这样求得P点坐标的方法称为什么法?()
第20题:
单三角形
前方交会
后方交会
侧方交会
第21题:
后方交会法
侧方交会法
方向交会法
前方交会法
第22题:
后方交会
方向交会
侧方交会
前方交会
第23题:
方位角
水平角
坐标
水平距离
竖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