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第4题:
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第5题:
亲密对孤独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信任对不信任
第6题:
获得勤奋感
克服羞怯与怀疑
克服自卑感
建立同一性
第7题:
亲密对孤独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信任对不信任
第8题:
麦克是孩子
麦克变化大
不认识麦克
第9题:
亲密感对孤独感
勤奋感对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信任感与不信任感
第10题:
工作很努力
自己开公司
进公司很久了
男的不认识他
第11题:
他不认识我
他不喜欢我
他是检查人员
他和我是老邻居
第12题:
亲密对孤独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信任对不信任
第13题:
第14题:
“我知道他/不认识。”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不认识。
第15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第16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俊辉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许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刘俊辉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俊辉提出了批评。次日刘俊辉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刘俊辉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俊辉找回。许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俊辉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问题:请从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角度分析许老师的做法。
第17题:
亲密对孤独
勤奋对自卑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信任对不信任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亲密感对孤独感
勤奋感对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