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师德思想。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论语·为政》)这句话反映了孔子()。
A.热爱学生,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孔子的“知人之学”指的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第6题:
孔子提出了解学生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
第7题: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第8题: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疏导原则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巩固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第11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叩其两端而竭焉”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君子之教,喻也”
第12题:
导向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第13题:
“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体现了以下哪一条教学原则 【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下列属于孔子“学”的思想的是()
第18题:
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第19题:
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第20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21题:
因材施教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第22题:
教育的导向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的连续性原则
第23题:
导向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第24题:
集中救育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疏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