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查看材料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题目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查看材料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考题
更多“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450

    B.500

    C.540

    D.600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甲、乙两清洁车执行A、B两地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乙两车单独清扫分别需2小时、3小时,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6千米,A、B两地共有多少千米?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18.B【解析】甲乙过了 小时后相遇,则A、B两地共有 千米。

  • 第3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6小时后在A、B两地中点相遇,如果甲每小时多走8公里,乙提前2小时出发,则甲、乙两人仍在中点相遇,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

    A.168
    B.192
    C.256
    D.304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对于甲,两次都是到达中点,故路程相等;第二次因乙提前两小时,且乙速度不变,得到第二次甲走了4个小时;设甲的速度为v,路程相等,有(v+8)×4=v×6,解得v=16。
    第三步,求得甲的路程为96,乙的路程也为96,所以AB总路程为192。

  • 第4题: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查看材料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全年高温多雨,应为热带雨林气候。

  • 第5题:

    读下图.完成3~5题。



    图中甲、乙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查看材料

    A.黄麻棉花
    B.小麦玉米
    C.茶叶棉花
    D.水稻小麦


    答案:D
    解析:
    甲地水资源较为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较为干旱,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第6题:

    读下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甲地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答案:D
    解析:
    甲位于西欧,平原地形,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凌汛现象;地势起伏小,水流平缓,因此水能资源并不丰富,A、C错误。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变化大,降水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乙地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B错误,D正确。

  • 第7题:

    读下图.完成题。



    图中甲、乙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查看材料

    A.黄麻棉花
    B.小麦玉米
    C.茶叶棉花
    D.水稻小麦

    答案:D
    解析:
    甲地水资源较为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较为干旱,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第8题: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题。



    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查看材料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答案:A
    解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等。两地纬度大体相同;甲地海拔较高,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乙地则受到暖流影响,海拔较低,甲地气温较乙地低。A正确。

  • 第9题:

    读下图,完成题。



    图中甲洋流(  )。
    ①向北流
    ②向南流
    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④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查看材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处的洋流为本格拉寒流,流向向北、减温减湿。

  • 第10题:

    读下图,完成题。



    乙、丙两地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  )。查看材料

    A.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D.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答案:B
    解析:
    乙处于刚果河下游,是热带雨林气候;丙处于赞比西河流域,是热带草原气候。

  • 第11题: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B、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5厘米,甲、丙两地的距离为12厘米,乙、丙两地的距离为9厘米,并量得丁地与甲、乙两地的距离都为7.5厘米,问丙、丁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公里?(  )
    A

    90

    B

    120

    C

    75

    D

    1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92+122=152,所以甲、乙、丙三地构成直角三角形,丁为甲、乙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可知,丙、丁的距离为甲、乙的一半,即15÷2=7.5厘米,因此丙、丁的实际距离为7.5×1000000=7500000厘米=75公里。

  • 第13题:

    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A、B两个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两人相遇需要IO个小时,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3,那么乙单独走完需要()小时。

    A.50/3

    B.15

    c.20

    D.17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个指标( )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根据2007年某公司成本统计图,完成各题。



    弹出材料

    费用支出最高的企业是:

    A甲企业
    B乙企业
    C丙企业
    D丁企业


    答案:C
    解析:
    观察图表可知,乙、丙企业费用支出比重较高,其费用支出分别为1000×60%=600万元,1200×53%=636万元,则丙企业费用支出较高。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6题: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1-12题。



    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查看材料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答案:A
    解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等。两地纬度大体相同;甲地海拔较高,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乙地则受到暖流影响,海拔较低,甲地气温较乙地低。A正确。

  • 第17题:

    读下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黄麻 棉花

    B.小麦 玉米

    C.茶叶 棉花

    D.水稻 小麦

    答案:D
    解析:
    甲地水资源较为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较为干旱,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第18题: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甲、乙气候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是(  )。查看材料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答案:B
    解析:
    甲、乙两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说明是亚热带气候类型。其中甲地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第19题: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0~21题。



    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 查看材料



    答案:D
    解析:
    图中的K城市位于南亚,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 第20题: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1-12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查看材料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解析:
    两地最冷的均温均高于0℃,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在500—700mm,均属于地中海气候。B正确。

  • 第21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A为甲乙两地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2)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分析原因。(3分)
    (3)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4)与乙地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干旱。分析该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3分)


    答案:
    解析:
    (1)乙地冬季气温较甲地低,雨季较甲地长,夏季降水较甲地少。原因:甲、乙均为热带季风气候,但乙地纬度较甲地高,且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所以冬季气温较甲地低。甲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但雨季较短.而夏秋季乙地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富.雨季较长。 (2)甲地所在国家为印度,印度生育观念落后,早婚现象严重,且受宗教的影响,人口出生率较高。而且,目前的人口死亡率较低,加上印度人口众多,导致其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
    (3)有利影响: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雨季降水多,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影响:降水变率大,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影响。
    (4)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温和少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大陆西岸地区受副高或东北信风的控制,形成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

  • 第22题: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下列题。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B、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0010,已知甲车比乙车早1/3小时到达A.B两地的中点,当乙车到达中点时,甲车已到达离中点30千米的C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

    420

    B

    450

    C

    840

    D

    9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