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山底和山顶的温度相差6℃,根据高度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可知队员们攀登的高度为1~000米。
更多“某校地学夏令营队员在攀登一座山峰前,测得出发地的温度是25℃,到达山顶后测得温度是19℃,可推知队员们的攀登高度约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正确答案:
    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 第2题:

    某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有晕高症

    答案:C
    解析:
    大气压与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故选C。

  • 第3题:

    入仓温度是混凝土下料后平仓前测得的深( )cm处的温度。

    A、5~10
    B、3~5
    C、4~10
    D、1~3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出机口温度:在拌合设施出料口测得的混凝土拌合物深3~5cm处的温度。(2)入仓温度:混凝土下料后平仓前测得深5~10cm处的温度。(3)浇筑温度:混凝土经平仓振捣或碾压后、覆盖上坯混凝土前,本坯混凝土面以下5-10cm处的温度。

  • 第4题:

    在复合材料结构修理的固化过程中,固化温度()。

    • A、是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 B、必须是通过热电偶测得的温度
    • C、是用手感觉到的温度
    • D、是用体温计测得的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 A、600米
    • B、3666米
    • C、200米
    • D、2000米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计算题:在水当量法测定焦炭排出温度的实验中,测得2kg焦炭投入10kg水容器前,容器内水温为15℃,焦炭投入后水温为25℃,焦炭比热容为C1=1.545kJ/kg℃,水的比热容为C2=4.187kJ/kg℃),求实验测得焦炭排出温度T?


    正确答案: T={(t投入后-t投入前)×M水×C2}/(C1×M焦炭)+t投入后={(25-15)×10×4.187}/(1.545×2)+25=160.5℃

  • 第7题:

    某船测得的计量温度为25.65℃,对该数进行0.25的修约为().

    • A、.25.50℃
    • B、 25.60℃
    • C、 25.70℃
    • D、 25.75℃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使用温度是指容器运行时,用()测得的()的温度。


    正确答案:测温仪表;工作介质

  • 第9题:

    有一单摆,在山脚下测得周期为T1,移到山顶测得周期为了T2,设地球半径为R,则山的高度为()。


    正确答案:(T2-T1)R/T1

  • 第10题:

    压气机在线水洗时必须保证CTIM(),此温度是在停运()系统时测得的温度。


    正确答案:>50℉;压气机进气加热

  • 第11题:

    单选题
    测电导率时,通过温度补偿可以()
    A

    校正电导池常数

    B

    直接测得水样在25ºC时的电导率

    C

    直接测得水样在当前温度下的电导率

    D

    直接测得水样在20ºC时的电导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在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

    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

    高处气温太低

    C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有晕高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空气温度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得的?( )

    A.空气温度是用湿球温度表在太阳直接辐射处测得的
    B.空气温度是用干球温度表在暴露于空中但又不受太阳直接辐射处测得的
    C.空气温度是用干球温度表在太阳直接辐射处测得的
    D.空气温度是用湿球温度表在暴露于空中但又不受太阳直接辐射处测得的

    答案:B
    解析:
    空气温度是用干球温度表在暴露于空中但又不受太阳直接辐射处测得的。

  • 第14题:

    某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髙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髙处气温太低
    C.髙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有晕高症


    答案:C
    解析:
    大气压与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故选C。

  • 第15题:

    模塑温度是预热和模塑期间在最接近模塑材料的区域测得的()的温度.


    正确答案:模具或压板

  • 第16题:

    普通温度计在空气中所测得的温度为空气的(),它是空气的真实温度。


    正确答案:干球温度t

  • 第17题:

    在复合材料结构修理的固化过程中,固化温度:().

    • A、是用温度计测的温度
    • B、必须是通过热电偶测得的温度
    • C、是用手感觉到的温度
    • D、是用体温计测得的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测得某气体的温度为300K,将其转化为设施温度是()℃。

    • A、27
    • B、30
    • C、33
    • D、37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测得某油罐液位高度为10.123m,油品计量温度为30℃,已知该量油尺在10m时的修正值是-0.6mm,线膨胀系数a为0.000012,则该量油尺测得的实际液位高度为()。

    • A、10.121
    • B、10.122
    • C、10.123
    • D、10.124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温度为25℃,水汽压为22hPa的空气块,从迎风坡山脚处向上爬升,已知山高1500米。试求空气块到达山顶处的凝结高度、山顶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气温为19℃和25℃的饱和水汽压依次是22.0hPa和31.7hPa,忽略空气上升时露点的变化。


    正确答案: (1)to=25℃td=19℃rd=1℃/100米(td-to)/Zd=-rd
    凝结高度为:Zd=(to-td)/rd=(25°-19°)/(1℃/100米)=600米
    (2)已知rm=0.5℃/100米
    (t山顶-td)/(Z-Zd)=-rm
    t山顶=td-rm(Z-Zd
    =19°-0.5°/100米×(1500-600)
    =19°-0.5°/100米×900米
    14.5℃
    (3)因气块到达山顶时水汽是饱和的,所以相对湿度r=100%

  • 第21题:

    测电导率时,通过温度补偿可以()

    • A、校正电导池常数
    • B、直接测得水样在25ºC时的电导率
    • C、直接测得水样在当前温度下的电导率
    • D、直接测得水样在20ºC时的电导率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水三相点温度,是指()三相共存的平衡温度,是在一个密封的压力约为()Pa的容器中测得。


    正确答案:冰、水和水蒸汽;609.14

  • 第23题:

    问答题
    温度为25℃,水汽压为22hPa的空气块,从迎风坡山脚处向上爬升,已知山高1500米。试求空气块到达山顶处的相对湿度、凝结高度和山顶处的温度。气温为19℃和25℃的饱和水汽压依次是22.0hPa和31.7hPa,忽略空气上升时露点的变化。

    正确答案: (1)U=e/E×100%=22.0/31.7×100%=69.4%
    (2)to=25℃td=19℃rd=1℃/100米(td-t0)/Zd=-rd
    凝结高度为:Zd=(to-td)/rd=(25°-19°)/(1℃/100米)=600米
    (3)已知rm=0.5℃/100米
    (t山顶-td)/(Z-Zd)=-rm
    t山顶=td-rm(Z-Zd
    =19°-0.5°/100米×(1500-600)
    =19°-0.5°/100米×900米
    =14.5℃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