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该站点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距降水结束的时间是(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题目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该站点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距降水结束的时间是(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流量曲线示意图的判读。由图可知,该站点降水结束时间为7月18日的12时,而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是7月19日的6时,中间相差约18小时,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更多“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该站点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距降水结束的时间是(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双下肢、臀部的面积为

    A.9%

    B.18%

    C.27%

    D.36%

    E.46%


    正确答案:E
    14.[解析]  中国丸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成人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1%=46%,

  • 第2题:

    某石油管理公司拥有下图所示的输油管道网。其中有6个站点,标记为①~⑥。站点①是唯一的供油站。各站点之间的箭线表示输油管道和流向。箭线边上标注的数字表示该管道的最大流量(单位:百吨/小时)。据此可算出,从站点①到达站点⑥的最大流量为( )百吨/小时,而且当管道( )关闭维修时管道网仍可按该最大流量值向站点⑥供油。

    A.14 B.15 C.16 D.18 A.②→③ B.②→⑤ C.③→④ D.⑤→④


    正确答案:C,D

  • 第3题:

    按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成人双下肢包括臀部的面积占A.9% B.18% C.27% S

    按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成人双下肢包括臀部的面积占

    A.9%

    B.18%

    C.27%

    D.36%

    E.46%


    正确答案:E
    中国九分法:在100%的体表总面积中:头颈部占926(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双上肢占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躯干前后包括会阴1%占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双下肢(含臀部)占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6%)。

  • 第4题:

    烧伤面积的计算按中国九分法,双上肢面积占A.9%B.18%C.27%D.36%SX

    烧伤面积的计算按中国九分法,双上肢面积占

    A.9%

    B.18%

    C.27%

    D.36%

    E.45%


    正确答案:B
    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另加1%,成人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18%,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27%,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 第5题:

    A.9%
    B.18%
    C.27%
    D.36%
    E.45%

    双上肢烧伤,约占体表面积的比例是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下图是“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查看材料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答案:C
    解析:
    该河流冬季流量为0,可以看出该河冬季断流。

  • 第7题:

    下图是“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从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断,该河流位于(  )。查看材料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古寒地带

    答案:C
    解析:
    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确定该河有春、夏两次汛期,而A、B、D项的地区河流只有一个汛期,故排除。

  • 第8题: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该站点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距降水结束的时间是()。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站点降水结束时间为7月18日的12时,而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是7月19日的6时,中间相差约18小时。故选B。

  • 第9题: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水状态下,该地流量曲线的洪峰点向左偏移,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B.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C.测站下游大力疏通河道
    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答案:A
    解析:
    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洪峰点却向左移动,这说明出现洪峰的时间提前了,这显然与测站上游径流汇集的速度加快有关,这最可能是由测站上游的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的。故选A。

  • 第10题:

    按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成人双下肢、臀部的面积占

    A.9%
    B.18%
    C.27%
    D.36%
    E.46%

    答案:C
    解析:
    按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成人双下肢、臀部的面积占27%。@##

  • 第11题:

    基金合同应当约定给投资者设置不少于( )构在投资冷静期内不得主动联系投资者。

    A.12个小时
    B.18个小时
    C.24个小时
    D.36个小时

    答案:C
    解析:
    基金合同应当约定给投资者设置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

  • 第12题: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水状态下,该地流量曲线的洪峰点向左偏移,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B.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C.测站下游大力疏通河道
    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答案:A
    解析:
    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洪峰点却向左移动,说明出现洪峰的时间提前了,显然与测站上游径流汇集的速度加快有关,最可能是由于测站上游的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故选A。

  • 第13题:

    牛、羊宰前停饲管理时间一般应为( )小时。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出胎便的正常时间是

    A.12小时内

    B.18小时内

    C.24小时内

    D.36小时内

    E.48小时内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烧伤面积的计算按中国九分法,双上肢面积占

    A.9%

    B.18%

    C.27%

    D.36%

    E.45%


    正确答案:B
    中国九分法,双上肢面积占18%;头面、颈部为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27%;双下肢包括臀部为46%。

  • 第16题:

    A.9%
    B.18%
    C.27%
    D.36%
    E.45%

    躯干前后及会阴烧伤,约占体表面积的比例是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下图是“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该河4月份的汛期,可能的补给来源是(  )。查看材料

    A.以降雨为主
    B.以积雪融水为主
    C.以地下水为主
    D.以冰川融水为主

    答案:B
    解析:
    河流流经的地区有很厚的积雪,并且这些地区春季暖气团活动频繁,使积雪消融。融化的雪水大量流入河道,形成4月份的汛期。

  • 第18题:

    下图是“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从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断,该河流位于(  )。查看材料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答案:C
    解析:
    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确定该河有春、夏两次汛期,而A、B、D项的地区河流只有一个汛期.故排除。

  • 第19题: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水状态下,该地流量曲线的洪峰点向左偏移,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B.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C.测站下游大力疏通河道
    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洪峰出现时间与汇水速度之间的关系。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洪峰点却向左移动说明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测站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测站上游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洪峰出现时间提前,A项正确。

    B项:测站上游兴建的大型水库具有调蓄洪水的作用,洪峰出现的时间将延后。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应当与测站上游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有关,与测站下游变化无关。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0题:

    下图是“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查看材料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答案:C
    解析:
    该河流冬季流量为0,可以看出该河冬季断流。

  • 第21题:

    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的时间应是

    A.12小时内
    B.18小时后
    C.24小时后
    D.36小时后
    E.48小时后

    答案:A
    解析:

  • 第22题:

    某石油管理公司拥有下图所示的输油管道网。其中有6个站点,标记为①~⑥。站点①是唯一的供油站。各站点之间的箭线表示输油管道和流向。箭线边上标注的数字表示该管道的最大流量(单位:百吨/小时)。据此可算出,从站点①到达站点⑥的最大流量为(54)百吨/小时。

    A.14
    B.15
    C.16
    D.18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从站点①到⑥有多条线路。显然,每条线路上的最大流量等于该线路上各段管道最大流量的最小值。站点①到⑥的最大总流量等于所有线路最大流量之和。

    我们可以先从流量较大的线路开始计算。例如,线路①②④⑥的最大流量为min(10,5,11)=5。线路①③⑤⑥的最大流量为min(6,8,7)=6。除去这两条线路的流量后,剩余流量的图示如下:

    根据此图,线路①②③④⑥的最大流量为mm(5,4,5,6)=4。除去该线路上的流量后得:

    根据此图,线路①②⑤⑥的最大流量为min(1,3,1)=1。除去该线路上的流量后,从①到⑥已不连通,也就不再有剩余流量。

    汇总后,最大总流量可以达到5+6+4+1=16(百吨/小时)。上述实现最大流量的方法是:

    该图中,各管道的实际流量都不超过其最大流量。除起点和终点外,所有站点的进油量等于其出油量。

    虽然解答此题可以有多种选择线路的方案,但计算得到的最大总流量值都是-致的。

    由于上述解题过程中,管道⑤一④尚未用到,因此,该管道的关闭并不会影响最大总流量值。其他路段管道的关闭是否会影响总流量值呢?

    为了保持总流量值为16,从①出发的两段管道必须满负苟运输。管道①一②的流量10被分散到②一③、②一④、②一⑤三条管道,关闭其中任何一条管道都将达不到流量为10。同时,管道②一③的流量至少为2。

    同样,为保持最大总流量,管道①一③的流量为6,管道③一⑤显然不能关闭。假设管道③一④关闭,则管道④一⑥的流量至多为8,到达站点⑥的流量至多为15。所以为保持最大总流量,管道③一④不能关闭。

    为保持到达站点⑥的总流量为16,显然管道④一⑥和⑤一⑥任何一个都不能关闭。从而,只有管道⑤一④的关闭对最大总流量没有影响。

  • 第23题: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

    该站点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距降水结束的时间是()。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 小时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站点降水结束时间为7月18日的12时,而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是7月19日的6时.中间相差约18小时。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