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日本园林的代表形式有()。
第5题:
范老师在《云山深处之溪山行旅》一课教学时,课前让学生用一周时间去收集和整理有关中国山水画作品欣赏的资料。上课时,教师首先播放《溪山行旅图》作品的分析视频给学生欣赏,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小册子,内有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学习资料和供学生使用的评价卡片,范老师模拟中国画作品博览会的情境,让学生当一回“美术评论家”,分组对作品的形式美感、人文意境等方面进行评论,每个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表评论。(1)这节课运用了哪些学习方式?(2)结合案例,谈谈范老师是如何运用这些学习方式的,其优点有哪些?
第6题:
枯山水属于日本园林。
第7题:
马老师为了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在班级学生面前以知心姐姐自居,为此领导批评她行为不当。如果你是马老师,你会怎么办?
第8题:
马老师像往常一样来到操场等候学生,可上课铃已经响了一会儿了,学生们还是满操场跑,对上课铃声置若罔闻。马老师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次都会大声训斥学生,甚至惩罚学生跑圈,但并未改变这一现象。马老师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为什么效果不大?该如何解决?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关心学生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严慈相济
第11题:
马老师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刘老师正确,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马老师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秩序
刘老师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第12题:
范例教学
讲授教学
引导教学
发现教学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园林艺术中的“枯山水庭院”属于()。
第17题:
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第18题:
马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是上课时常常不自信。如果你是马老师的同事,你会()。
第19题:
王老师在上《书法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通过题款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第五名的成绩。(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2)王老师给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为什么?
第20题:
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体现关心学生
利用职权谋私
严慈相济
第21题:
马老师对高某的教育采用的是自然后果法
马老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马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
马老师在现场对高莱的行为一言不发是对高某的纵容
马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手段
第22题:
第23题: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