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片段,试回答有关问题 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任何一部分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体态语,正是以独特的魅力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运行体态语有何作用? (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体态语有哪些?

题目
阅读下列片段,试回答有关问题
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任何一部分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体态语,正是以独特的魅力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运行体态语有何作用?
(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体态语有哪些?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体态语是指人在交流、沟通、传播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体态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使教学信息得以顺利传授;体态语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组织和优化教学;体态语可以传达更为丰富真切的知识信息,可以加大教学信息密度,增强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程度。
(2)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体态语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
更多“阅读下列片段,试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辩驳、议论和言谈,而是能权衡轻

  • 第2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 30~32 小题。

    第 30 题 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正确答案:
    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 第3题: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者以自己和古今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引出论题。作者的观点:时间是极为宝贵的,在人短暂的人生中应如何去支配自己的时间。

  • 第4题: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答案:
    解析:
    ①毅然:刚毅的样子。这里作毫不犹豫讲。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这里有悲伤的意思。
    欣然:心情愉快的样子。这里有自信、从容的意思。
    ②第一段话说明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的人。这从她虽然生活艰苦,但毅然预订销行一向寥落的《莽原》即可看出。第二段话说明刘和珍富于远见和有着顽强的斗争精神。这从她虑及母校前途,为一些教员在杨荫榆被撤职以后,就纷纷引退而黯然泣下的情节即可看出(而以后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她的担忧确是一种远见)。第三段话说明刘和珍对反动派的斗争是从容不迫,充满信心的。“欣然前往”四个字,就是最好的说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思想进步,具有远见的革命青年。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不怕困难,思想乐观,敢于斗争。并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充满信心。

  • 第5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在执教《对不良诱惑说“不”》中关于“如何战胜不良诱惑”的教学片段。


    问题: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在贯彻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答案:
    解析: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贯彻这一思想。该教学片段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在总结深化环节,通过名人名言的解读分析,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感悟,进行分享活动,正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生活并感悟人生的体现;在拓展思考环节.带领学生签下承诺书,正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公民的体现。
    (2)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学习新课环节,教师通过播放《4岁小孩吃棉花糖》的视频,以及出示生活中四种常见的不良诱惑,帮助初中生认清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在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面对成长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在拓展思考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则承诺书,也正是基于学生的生活而展开。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蕴涵在鲜明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在正确的价值观下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又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体验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和同学进行分享,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 第6题:

    案例: 下面是“零指数幂”教学片段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

    片段一:观察下列式子,指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相应的幂有什么变化规律?猜测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把握题干,将题目涉及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并完整论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第三,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该确定好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后,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7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答案:
    解析:
    (1)答案要点:
    运算能力是指不仅会根据计算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途径。
    提高运算能力的途径:
    ①通过联系实际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种运算概念、性质、公式等,并能够运用概念、性质和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
    ②加强口算、重视笔算。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笔算过程要正确,理解笔算意义,提高计算正确率。
    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后及时检查和检验.提高计算能力。
    (2)答案要点:
    ①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题目。
    ②通过体验口算过程,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
    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导入:
    ①出示题目30×450×5300×7200× 8
    12×443×223×311×7
    请学生口算上述题目的答案。
    ②请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进行I=/算的。总结口算方法,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设计理由:
    本节课的导入设计主要运用了复习导入的方法,通过选择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进行练习,将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中。请学生自主说出口算方法,更是将已学知识和新学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有意义地进行学习,符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理论,同时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陈述已学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运用。

  • 第8题:

    关于PQRST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指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BQ指向自己提问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CR指回答问题

    DS指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ET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C

  • 第9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信息对我们自身的用处”时,学生小明的回答是:“增长知识,得到消息,交流、沟通。”学生小丽的回答是:“创造财富、增长智力、改变未来,信息的及时获取还可以改变历史。”问题: (1)小明和小丽的回答如何? (2)你更欣赏哪一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小明所回答信息的作用都是根据信息的传递性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小丽回答比较发散。
    (2)从思维的角度上来说,小丽的答案比较好,因为她不仅思考到了信息的传递性和时效性。还看到了信息的长远作用,这样的发散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第10题: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正确答案:粘性末端和平末端

  • 第11题:

    阅读程序段,回答问题: CWD XOR AX,DX SUB AX,DX 该程序片段中,AX寄存器的内容是一个16位有符号数。 若执行前(AX)=0FEDCH,则执行后(AX)等于多少?


    正确答案:执行后(AX)=124

  • 第12题:

    问答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信息对我们自身的用处”时,学生小明的回答是:“增长知识,得到消息,交流、沟通。”学生小丽的回答是:“创造财富、增长智力、改变未来,信息的及时获取还可以改变历史。”问题: (1)小明和小丽的回答如何? (2)你更欣赏哪一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小明所回答信息的作用都是根据信息的传递性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小丽回答比较发散。
    (2)从思维的角度上来说,小丽的答案比较好,因为她不仅思考到了信息的传递性和时效性。还看到了信息的长远作用,这样的发散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概述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正确答案:
    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鲜明地突出秋天的悲凉过程。南国之秋色淡、味浅。

  • 第14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


    正确答案:
    一切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 第1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新疆农业问题”的教学设计片段:

    问题:
    (1)为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示哪些地理图片配合讲解?(8分)
    (2)分析探究式教学法的优点和局限性。(12分)


    答案:
    解析:
    (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示新疆地区的地形图、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光照等值线图、河流和绿洲分布图、交通线路图等。 (2)优点:探究式教学法不是以一般的知识掌握为目的,而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通过探索、研究来获取知识,着眼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它适用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先呈现概念、原理的例证.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例证的共有本质特征.利用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发现新规则并习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局限性:首先,它要求对一切已被前人研究、证明和总结的知识与原理,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直接探究去发现。探究式教学适合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方能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很多教学内容会很难,甚至不可能被设计成一整套探索发现过程供学生学习。
    其次.教学所耗费时间太多,往往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
    此外,探究式教学法对待学生个别差异的适应性不强,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同一发现方案.效果不是最佳。
    因此.探究式教学法只适合地理学科部分内容的教学。并且必须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第16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1)请指出本教学片段中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
    (2)结合上述教学片段,谈谈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答案:
    解析:
    (1)本教学片段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有: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2)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①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②自主开发。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③特色开发。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④共同开发。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 第17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答案:
    解析:
    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7分)
    文化创新同时存在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其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7分)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主要是把握创新的途径.了解其过程。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从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最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6分)
    文化创新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第18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答题]
    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答案:
    解析:
    1、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由一些已知量得出确定结果的过程,称为运算。能使某些运算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称为运算能力。运算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通常所说的运算能力还包括运算技能,如心算、笔算,以及四则运算、方程运算,等等。
    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帮助学生形成计数能力。计数能力是运算的基础。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万以下的数,通过推理而掌握更大的数,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归纳演绎的形式进行推理、运算。
    (2)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公式。首先,让学生在大量感知具体事例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法则的存在,到一定阶段用文字或数学方式对法则进行科学的表达。其次,把单个的法则公式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这有助于灵活进行运算。
    (3)通过解答应用题发展运算能力。应用题的解答主要在于列式。学生应能够理解题意,迅速回忆相应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利用图示或表解把思路形象化、条理化,最后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这一过程体现出了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品质,也是运算能力的集中表现。

    2、【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导入环节】
    (1)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
    40×8 30×5 2×30 9×20 ;
    12×4 8×11 7×10 12×3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以前相关的知识,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够得到有效迁移。)
    (2)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该情景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与教材上不同的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理解。因此,学生若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理解了该情景中的数学关系,这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交流,探讨口算方法,自然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 第19题:

    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1)以上教学片段体现出王老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2)运用案例中具体的事例说明王老师的教学理念。


    答案:
    解析:
    (1)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放性教学理念。 (2)片段1:“他们以4-6人为小组,有的挑选叶片,有的两手撑开袋子,有的将叶片分别装到两只黑色的塑料袋中,有的拿着白线绑扎着,有的在旁指点比划着,有的忙着写标签……”在小组分工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采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多个方面有所进步,让他们的潜能、生物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并且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创设了开放
    式、民主式的活跃课堂。
    片段2:放学的时候,同学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植物会呼吸吗 ”“如果植物能呼吸,它应该是呼出二氧化碳吧 ”“如果植物真的也呼出二氧化碳,那晚上我们的氧气有没有可能不够啊 ”体现了王老师不仅注重课上的实验探究,而且能激励学生将探究迁移到课外,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片段3: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王老师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王老师对于学生实验的失败没有打击,而是鼓励和引导,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

  • 第20题:

    关于PQRST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指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 B、Q指向自己提问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 C、R指回答问题
    • D、S指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 E、T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


    正确答案:黏性末端;平末端

  • 第22题:

    阅读程序段,回答问题: CWD XOR AX,DX SUB AX,DX 该程序片段中,AX寄存器的内容是一个16位有符号数。 该子程序的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求AX寄存器中内容的绝对值。

  • 第2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请问宝钗为什么要审问黛玉?答:因为在行酒令时,黛玉一时着急竟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话。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自知有错,虚心接受了宝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