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CaO Fe

更多“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食物成分表中鸡蛋和大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79/100g、35.Og/100g。鸡蛋的真消化率是97%,大豆的真消化率是78%。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如表5-3所示。

    以鸡蛋和大豆为例,试对其进行蛋白质营养评价(ALAS和PDCAAS方法)。


    正确答案:




  • 第2题:

    函数f()、g()的定义如下所示,已知调用 f 时传递给其形参 x 的值是 10。若在f中以 传值方式调用 g,则函数f 的返回值为( );若以引用方式调用 g,则函数f 的返回值为( )。

    A. 10 B. 15 C. 25 D.30A. 10 B. 15 C. 25 D.30


    正确答案:C,D

  • 第3题:

    函数f30、g30的定义如下所示,已知调用f时传递给其形参x的值是10。若在f中以传值方式调用g,则函数f的返回值为(请作答此空);若以引用方式调用g,则函数f的返回值为( )。

    A.10
    B.15
    C.25
    D.3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若实现函数调用时,将实参的值传递给对应的形参,则称为是传值调用。这种方式下形式参数不能向实参传递信息。引用调用的本质是将实参的地址传给形参,函数中对形参的访问和修改实际上就是针对相应实际参数变量所作的访问和改变。
    根据题目说明,当调用函数f时,形参x首先得到10,接下来以传值方式调用函数g,也就是将f中x的值传给g的参数x。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为f中的x与g中的x分别分配存储单元。执行g中的"x=x+5"运算后,g中x的值变为15,返回值15存入f的变量y(即y的值变为10),而f中x的值没有变,因此函数f的返回值为25(x=10,y=15)。
    在引用方式调用g时,g中对其形参x的修改可视为是对调用g时实参的修改,因此调用g之后,f中的y得到返回值15,f中的x也被修改为15,所以f的返回值为30。

  • 第4题:

    某司机驾车在如下图所示的路面上前行,已知AB段为下凹路段,BC段是上凸路段,当汽车依次经过M、N、O、P(M为最低点,P为最高点)四点时对路面的压力分别为FM、FN、FO、FP,汽车重力为G,前进过程中速率保持不变,那么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

    A.FM≥G
    B.FN>G
    C.FO<G
    D.FP>G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向心力的相关知识
    本题小车在弧形路面行走,故在受力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指向圆心的向心力。
    A选项,如果车在M点,则车受向下的重力以及向上的支持力,两者合力提供向心力。由于小车速率保持不变的运动,向心力不为0,则支持力FM必须大于重力从而提供支持力,即FM>G,取不到相等的情况, A错误。
    B选项,在N点,汽车受重力,斜向上指向圆心的支持力FN,将重力分解,沿着支持力反方向Gsinθ和与之垂直的斜向下方向Gcosθ(由于汽车匀速,Gsinθ与摩擦力平衡在此不作考虑)。FN与Gsinθ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共同提供向心力,FN>Gsinθ,但由于向心力未知,FN与G的大小关系未知,B错误。
    同理,汽车在O点时,重力分力Gsinθ与FO提供向心力,此情况圆心在斜面下方,故Gsinθ>FO,则G>FO,C正确
    D选项,汽车在P点,由重力G和支持力FP提供向心力,则G>FP,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C。
    备注:各选项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 第5题:

    (五)
    某工程项目网络图如下图1所示,该项目要求完成时间为30天,项目开始时间表示为0,预计完成时间表示为30。

    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是(  )。
    A.B—F
    B.C—E—G
    C.A—D—G
    D.A—B—G


    答案:B
    解析:
    将网络图中每一个路径上的所有活动历时加总在一起,最长的路径就是关键路径。通过计算,B—F长度=12+16=28,C—E—G长度=10+11+13=34,A—D—G长度=10+9+13=32。则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是C—E—G。

  • 第6题: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天。

    A、6
    B、9
    C、10
    D、12

    答案:B
    解析: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在该题目中,G的紧前工作C、D、E全部完成后G才开始。ESi=4+5=9选择B。

  • 第7题: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  )天。


    A.6

    B.7

    C.10

    D.12

    答案:B
    解析:
    考点: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

  • 第8题:

    流域3个相邻城市向同一河流干流排放某种难降解污染物,干流功能区目标(类别及限值)分布如下图所示:

    已知干流枯水设计流量为10m3/s,忽略悬沙吸附沉降作用,保证3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的最大允许负荷(包括背景负荷)为()。

    A:0.25g/s
    B:0.50g/s
    C:0.75g/s
    D:1.00g/s

    答案:B
    解析:
    为了保证3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则都需满足Ⅲ类水体的限值(0.05mg/L),则最大允许负荷为:0.05mg/L*10m3/s=0.50g/s。从做题的技巧来看,不需要再转换单位,答案中只有B选项有“5”这个数。

  • 第9题:

    函数f( )、g( )的定义如下所示,已知调用f时传递给其形参x的值是10,若以传值方式调用g,则函数f的返回值为______。

    A.10
    B.15
    C.25
    D.3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若实现函数调用时,将实参的值传递给对应的形参,则称为是传值调用。这种方式下形式参数不能向实参传递信息。引用调用的本质是将实参的地址传给形参,函数中对形参的访问和修改实际上就是针对相应实际参数变量所作的访问和改变。 根据题目说明,当调用函数f时,形参x首先得到10,接下来以传值方式调用函数g,也就是将f中x的值传给g的参数x,执行g中的“x=x+5”运算后,g中x的值变为15,返回值15存入f的变量y(即y的值变为15),而f中x的值没有变,因此函数f的返回值为25(x=10,y=15)。

  • 第10题: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 k,弯矩M k。已知计算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 G=20kN/m 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 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其压缩系数a 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压缩性土。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A为高增益运放,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A为高增益运放,R 2=30KΩ,R 1=4KΩ,R S=2KΩ,R L=6KΩ。 分析电路引入何种反馈。

    正确答案: 电压串联负反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下图所示:  A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为红褐色沉淀,试根据图示和题意推断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

    正确答案: G为红褐色沉淀,可初步推断G为Fe(OH)3,则D为三价铁盐.根据C与盐酸反应生成D,所以C中含有Fe元素,A煅烧得B和C,A中含有Fe,B可使品红褪色,为SO2气体.由于A中又含S元素,所以A可能是FeS2或FeS,C为Fe2O3,D为FeCl3.再根据图示的交换关系可推断出E为FeCl2,F为Fe(OH)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下图所示的S和SC关系,当我们对其进行左外连接时,其结果集的属性列数为(34),元组个数为(35)。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金属单质X,常温下液态单质Y和气态单质X,以及化合物A、B、C有如图2—1所示的反应关系:

    (1)写出化学式: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
    (2)写出G→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水溶液呈酸性,其溶于水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某司机驾车在如下图所示的路面上前行,已知AB段为下凹路段,BC段是上凸路段,当汽车依次经过M、N、O、P(M为最低点,P为最高点)四点时对路面的压力分别为

    汽车重力为G,前进过程中速率保持不变,那么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的。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G的总时差为( )周。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标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判定。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参见教材P63。

  • 第17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G的总时差为(  )周。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
    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即:TFi-j=min{TFi-j+LAGi-j,j-k}=2+2=4(周)。

  • 第18题: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 )天。

    {图}

    A.6
    B.7
    C.10
    D.1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

    {图}

  • 第19题:

    在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中,工作G的持续时间为4天,紧前工作有D、E工作。工作D→G之间的搭接关系为STF=12天,工作E→G之间的搭接关系为STS=6天,D、E工作的时间参数如下图所示,则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

    A.12天
    B.14天
    C.16天
    D.18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搭接网络计划方法。搭接网络图中各种搭接关系的含义:STF为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STS为开始到开始的时间间隔。由D和G的关系可知,G最早开始时间为6+12-4=14天;由E和G的关系可知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10+6=16天,所以二者取大为16天。

  • 第20题:

    函数f和g的定义如下图所示。执行函数f时若采用引用(call by reference)方式调用函数g(a),则函数f的返回值为( )。


    A.14
    B.18
    C.24
    D.28

    答案:D
    解析:
    代入可知m=2*5;x=10-1;return x+m=1919+9=28

  • 第21题:

    已知反应B、A和反应B、C的标准自由能变分别为△G、和△G,则反应A、C的标准自由能变△G为()

    • A、△G=△G+△G
    • B、△G=2△G+△G
    • C、△G=△G-△G
    • D、△G=2△G-△G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 k,弯矩M k。已知计算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 G=20kN/m 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假定M k≠0,则下图中尺寸x满足下列何项关系式时,其基底反力呈矩形均匀分布状态?()
    A

    A

    B

    B

    C

    C

    D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已知某DNA的一条链中A=30%,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是(  )。
    A

    T和C为46%

    B

    A和G为46%

    C

    A和G为54%

    D

    T和C为54%

    E

    T和C为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DNA的碱基组成有严格规律,即按mol量计算,A=T、G=C。如DNA分子A=30%,则互补链T=30%,同样如G=24%,则互补链C=24%,T+C=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