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授予学生学位的课程成绩条件是( )平均成绩达70分及以上。
A 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门次。
B 教学计划中必修课课程门次。
C 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门次。
D 教学计划中的任意选修课程门交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隐蔽课程因其不属于教学计划中实施的课程,因此它不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第6题:
对于教学计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7题: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第8题:
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第9题:
分析需求选准课题
选定、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
预期的课程(教学计划、大纲教材)
课程的论证、修改、试用
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
第10题: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知识、经验、活动
第11题:
课时分配
学科设置
学科顺序
教学进度安排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对教师而言,对课程文本的解读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第17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课程、()课程、()课程。
第18题:
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
第19题:
课程的表现形式为()
第20题:
教学计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