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答: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课程的时空的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
4、生成性: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学生就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的,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第2题:
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
(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
(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第3题:
简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第4题:
比较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特点。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第8题:
简述综合课程及特点。
第9题:
简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简述活动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点。
第13题:
.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
发展 适 宜 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发展 适 宜 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发 展适 宜 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发展 适 宜 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第14题:
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简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类型特点及其适用性。
第18题:
简述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第19题:
简述课程目标的特点。
第20题:
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第21题:
第2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