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于老师刚刚接管初一(1)班,他决定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纪律规定。于老师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
第4题: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袁老师的做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好评。他总是在拟定新规定的时候让全班同学参与投票,只有多数同意以后才会去执行。袁老师的管理方式属于()。
第5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请你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
第6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语文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第7题: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第8题:
有效说服
树立榜样
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第9题:
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取得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
第16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第17题:
侯老师将乐于助人的李可的照片贴在班级的光荣榜上.这种品德教育方法对其他学生来说属于()
第18题: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属于()。
第19题: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
第20题:
常规管理
平行管理
民主管理
目标管理
第21题:
有效说服
树立榜样
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第22题:
有效说服
树立榜样
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