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题:
问答题
初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体会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②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设计至少三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4)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其难点是什么? (5)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正确答案:
(1)问题1:上级领导需要掌握本地区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本地区学生数量众多,不能一一查询,他们就需要每个班级期末考试名次的3、13、23、33来检验。
问题2:这样选择有没有好处呢?
问题3:这样选择公平吗?
设计意图:教师举的例子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而且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达到数学化,体会数学所带来的快乐。
(2)实例1:在建国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原来,举办者让志愿者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第10排第25列举红花,第28排第30列举黄花),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章,这就是有序数对的魅力。
实例2:老师带来一件纪念品,想赠送给你们中的一位同学,如果这位同学在第三列,你们猜猜是谁呢?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寻找实际背景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吸引学生的兴趣,展现数学的无穷魅力。
(3)重点: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4)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
(5)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有序数对》的内容,为将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对后来函数图像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序数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实现学生的思维从一维空间上升到二维空间的发展,使数学学习中的几何学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