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与植物生长素(IAA)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单侧光能促进生长素的分布 B.生长素能促进胚轴的生长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在上胚轴中是极性运输的

题目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与植物生长素(IAA)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单侧光能促进生长素的分布
B.生长素能促进胚轴的生长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在上胚轴中是极性运输的

相似考题
更多“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与植物生长素(IAA)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请你根据图示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观察到白磷( ),白磷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解析:
    (1)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4P+5O22P2O5;(2)上升一格;(3)氧气约占空气气体体积的1/5。

  • 第2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关于“动量守恒定律”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4所示: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答案:
    解析:
    (1)动量守恒定律中的反冲现象。 (2)教学片段:
    师:物体闻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比较常见,我们先观察几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不同于碰撞但属于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释放充了气的气球,气球喷气的同时向前“窜”。
    师:刚才这个实验是什么原理气球是怎么窜出去的
    生: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
    师:这种相互作用与碰撞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碰撞中两个物体先是分开的,相互作用后可能合为一体,也可能再次分开,而这种相互作用中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体的,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反冲运动。为什么静止的物体喷出一部分物体后,另一部分物体会获得速度后退呢
    生:因为气体和气球同时受到对方的作用力,所以运动方向相反。
    另一部分生:因为气球和气体动量守恒,所以它们的速度是相反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这个现象。其实这是反冲现象,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方向运动。大家思考一下,刚才咱们的演示实验,是否满足以上条件
    生:气球原来是静止的。松手的瞬间,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属于内力,气球窜出去,气体则沿反方向喷出。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利用了反冲的原理。
    师生总结: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②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③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

  • 第3题:

    在一项眼动研究中,呈现不同特征的人脸图片(正面、侧面;斜视、直视)来考察被试对这些图片的注视特点。每种实验条件单独为一个实验单元,每一实验单元包含64个试次,每个被试共完成256个试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其中一个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1.15),=20.598,p小于0.001;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为何种实验设计?说明这种设计的特点。(2)指出该研究中的因素和水平,以及使用的被试数量。(3)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和下图,说明所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答案:
    解析:
    (1)实验设计为2×2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是所有被试都会接受到所有的实验处理,不但节省被试人数,而且不同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从而能更好地考察变量之间的差异。但各实验处理之间可能会受到时间间隔的影响,同时可能出现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疲劳效应)。(2)该研究中的因素为2个,分别是人脸的朝向和注视方向;人脸的朝向有两个水平:正面和侧面;注视方向也有两个水平:斜视和直视。被试数为16人。(3)①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表明正面与侧面的总注视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侧面的总注视时间长于正面的总注视时间;直视与斜视之间有显著差异,斜视注视时间长于直视。②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在正面条件下,直视和斜视的总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在侧面条件下,直视和斜视的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或者,斜视条件下,正面的总注视时间短于侧面;直视条件下,正面的总注视时间长于侧面。)

  • 第4题: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仅),如图3。左图为实验示意图,右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b所示。在低浓度时都弯曲,但在高浓度时弯曲的角度不可能超过90。(如a),也不可能超过一定浓度而弯曲度不变(如c).d与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不相吻合。所以B正确。

  • 第5题: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是否与植物开花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取大小不等的水仙球茎24个,按球茎大小不同分成两组,再按下表进行操作(其它条件和操作相同):



    实验现象:实验组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其余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实验结论是:NAA可促进水仙开花。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请你针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妥操作,分析导致实验结论不可靠的原因。(6分)
    (2)请你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方案。(5分)


    答案:
    解析:
    (1)本实验有三处不妥操作,第一处,取大小不等的水仙球茎24个,水仙球茎大小不同可能影响开花时间,故错误。需要选用大小相同,生理状态也相同的水仙球茎24个。第二处,对照组水仙球茎不剥去鳞茎,而实验组水仙球茎剥去了鳞茎,因鳞茎内可能含有抑制花苞发育的物质存在而影响实验结果,这里的操作需要相同。第三处,对照组水仙球茎自然生长,而实验组水仙球茎接种于MS培养基中,MS培养基中也可能含有促进水仙开花的因子,故错误,应该保证相同条件。 (2)实验方法:取大小相等,生理状态相同的水仙球茎24个,剥去鳞茎后留下花苞,随机分配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材料消毒后接种于所含激素不同的MS培养基当中,实验组的MS培养基中加入NAA(0.1mg/L),而对照组为空白的MS培养基。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开花情况。实验现象: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实验组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实验结论是:NAA可促进水仙开花。
    解析:做该类实验需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所有多余的变量均要统一。花苞作为实验材料随机分组,完整的方案如答案所示。注意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形成单一变量即可。

  • 第6题:

    有人做如下实验:将某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IAA浓度,因变量是乙烯含量和根尖的生长情况
    • C、乙烯和IAA都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 D、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生长素可以诱导根细胞合成分泌乙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用胚芽鞘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IAA和NAA的不同,无关变量是IAA和NAA溶液的浓度、胚芽鞘、生长条件等
    • B、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 C、胚芽鞘的尖端首先要去掉,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因为NAA产生的促进作用大于IAA,所以本实验中NAA溶液的浓度可以小于IAA溶液的浓度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正确答案:3、4、5

  • 第9题:

    实验数据与观测数据有那些区别:()

    • A、观测数据是观测现实世界时收集得到的数据
    • B、观测数据是为了从收集得到的样本中得出有关总体的一些结论
    • C、观察数据用来对提出的问题研究各种导致它的可能性
    • D、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变量而得到的测量结果
    • E、实验数据用来发现造成结果的原因,即鉴别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A,B,C,D,E

  • 第10题:

    如何用实验证明生长素(IAA)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正确答案:(1)极性运输的概念:极性运输是指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植物形态学下端进行运输的运输过程。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2)实验过程:
    ①取2个胚芽鞘。
    ②A胚芽鞘上端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置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③B胚芽鞘倒置,B胚芽鞘上端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置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④一段时间后,A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中出现生长素,B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中任然不含有生长素。
    上述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 第11题:

    填空题
    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

    正确答案: 小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则动能越大
    解析:
    乙、丙两图中的小车质量不同,速度相同,该实验说明在速度不变时,质量越大,汽车的动能越大,安全隐患越大.

  • 第12题:

    填空题
    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____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正确答案: 甲、乙
    解析:
    超速是指汽车的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选择质量相等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的小车,即甲、乙两图符合题意.

  • 第13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物理单教科书关于“电与磁”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所示。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答案:
    解析:
    (1)该实验是关于“磁场方向”的教学。把小磁针放入磁场中,磁针受力后会发生转动。小磁针静止后,它的指向也就确定了,显示出这一点的磁场对小磁针N极和S极的作用力的方向。物理学中把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磁场的方向。 (2)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定向的工具。
    师:它为什么能定方向
    生:根据地磁场定方向。
    师: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指针偏转情况不同,这说明磁场有方向,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磁场的方向。
    师:现在老师在这里放上一个条形磁铁,周围摆上一组小磁针,大家注意观察每个小磁针的指向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既然小磁针在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说明小磁针受力方向不同,磁场方向不同。我们都知道,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大家想一想,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生:规定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师:磁场的方向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规定。在物理学当中,我们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即磁场的方向。

  • 第14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关于“分子动理论”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所示。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答案:
    解析: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分子的热运动中扩散现象的教学。 (2)师:前面大家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些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昵
    生1:是静止的。
    生2:是运动的。
    师:既然大家不确定,那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首先我想问大家,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呢
    生:因为分子是运动的,所以香水的分子跑到我们的鼻子中。
    师: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昨天老师做实验后拍摄的记录实验现象的图片。由于呈现实验现象所用的时间比较久,所以老师提前录制了实验。老师用漏斗慢慢地将蓝色硫酸铜溶液注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硫酸铜溶液留在杯
    底,拍摄了t,所示的图,静置过程中分别拍摄了t2和t3所示的图片。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慢慢地往上面去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分子是运动的。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分子是运动的。从实验现象和生活中我们都会发现,不同物质能够进入对方。物理学中把这类现象叫作扩散。生活中也有许多扩散的例子,固、液、气都有.谁能举几个例子
    生1:鲜花闻起来很香。
    生2:蜂蜜和水倒在一起,整杯水都变甜了。
    生3: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
    师:扩散真的是无处不在。从扩散现象我们看出分子是运动的,所以我们说,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明。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举手示意。
    生:没有了。

  • 第15题: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查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两种实验的设计类型与使用的被试数量:实验设计一为2×2被试间设计,被试为24人。实验设计二为2×2混合设计,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被试为12人。 (2)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结果,能得到如下结论:①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成绩显著高于讲授式;②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③教学方法和学生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相同。 (3)两种实验设计的比较:①比较而言,被试间设计的方案能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②虽然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较少,且混合设计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能更好地控制来自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当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时,则被试内实验设计无法适用。本实验如果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则会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因为当学生受到某种教学方法的教学之后,接受另外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第一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包含被试内设计在内的混合设计不能回答该研究所探讨的问题,选择被试间设计更佳。

  • 第16题: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与植物生长素(IAA)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单侧光能促进生长素的分布
    B.生长素能促进胚轴的生长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在上胚轴中是极性运输的

    答案:B
    解析:
    该实验中首先获取黄豆幼苗的上胚轴切段,进行对照实验,一组在上胚轴的上端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另一组在上胚轴的上端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结果在上胚轴的上端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一组不生长,在上胚轴的上端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的一组生长了,说明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的生长,故B正确。该实验唯一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不能证明单侧光的作用,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AC错误;要证明生长素在上胚轴中的运输方向是否是极性运输,还要设计将上胚轴倒置的对照实验,故D错误。

  • 第17题:

    根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要设计多个实验组进行对比。若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需先设计一组溶液浓度梯度()的预实验进行摸索,以确定最适浓度大致范围。


    正确答案:比较大

  • 第18题:

    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3)方法步骤的第三步中“盖上培养皿盖”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防止水分挥发,使萘乙酸浓度升高,影响实验结果

  • 第19题: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1)根据()两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2)根据()两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3)根据()两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正确答案:1号和3号;(2)1号和2号;(3)1号和4号

  • 第20题:

    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1)实验假设:()。


    正确答案:实验假设: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只写出“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不正确。

  • 第21题: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 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 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正确答案:A,D

  • 第22题:

    多选题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B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

    正确答案: 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析:
    由甲图中小木块被撞击后运动得更远可知,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或在装载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超速具有更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