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①有理数 ②方程 ③实数 ④代数式 ⑤整式与分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题目
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①有理数 ②方程 ③实数 ④代数式 ⑤整式与分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三学段第一部分“数与式”包括:1.有理数 2.实数 3.代数式 4.整数与分数;而方程属于第二部分:方程与不等式
更多“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答案】D。
    【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 第2题:

    简要阐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含义。


    答案:
    解析:
    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 第3题:

    简要论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内容”中“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 第4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怎样阐述“数学思考’’在第三学段(7。9年级)这一学段目标的?


    答案:
    解析: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 第5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叙述《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


    答案:
    解析: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②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第6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第7题:

    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①有理数②方程③实数④代数式⑤整式与分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数与式是指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属于方程与不等式。

  • 第8题:

    《义务教育课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感”。简述数感的含义及建立数感有哪些意义?


    答案:
    解析: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 第9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联系的基本途径。


    答案:
    解析:
    【答案】数学;外部世界。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领域学习内容的是(  )。
    A

    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性质与运算

    B

    代数式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

    C

    反比例函数

    D

    一元三次不等式的解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一元三次不等式的解法不属于初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内容,故选D项。

  • 第11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模型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的“图形与几何”课程领域的学习内容的是(  )。
    A

    图形的性质

    B

    图形的运动

    C

    图形与变化

    D

    图形与坐标


    正确答案: B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图形与几何”课程领域的学习内容是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的坐标。B项中图形的运动属于第一、二学段的学习内容。故选B项。

  • 第13题: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的课程核心之一,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 第14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与位置
    D、图形与坐标

    答案:C
    解析:
    选项c图形与位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

  • 第15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的位置
    D.图形与坐标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确定物体位置是指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辨别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即图形的位置属于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

  • 第16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置了部分选学内容,以韦达定理为例简述设置选学内容的意义。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选学内容弥补了必修课程在内容上的有限性和知识广度与深度上的局限性等不足。 选学内容一方面对必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又能发展学生的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以韦达定理为例,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后,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这是一节选学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韦达定理是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等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应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它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根的判别式是判定方程是否有实根的充要条件,而韦达定理说明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无论方程有无实数根,利用韦达定理可以快速求出两方程根的关系,因此韦达定理应用广泛,在初等数学、解析几何、平面几何、方程论中均有体现。

  • 第17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了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 第18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据分析观念”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新课标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内容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 第19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感”感悟的对象是( )。

    A、数与量、数量关系、口算
    B、数与量、数量关系、笔算
    C、数与量、数量关系、简便运算
    D、数与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答案:D
    解析: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 第20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四基”的课程目标,“四基”的内容是什么?分别举例说明“四基”的含义。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二部分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第21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写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 第22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写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的“核心概念”的是(  )。
    A

    数感

    B

    空间观念

    C

    数据分析观念

    D

    逻辑推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的“数学课程核心概念”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不包括逻辑推理。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