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其判断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题目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其判断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相似考题
更多“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其判断形式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此三角形各内角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此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720720360

  • 第2题:

    在平面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球面中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在凹面中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决定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答案:B
    解析: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但是,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故本题选B。

  • 第3题:

    初中数学《三角形内角和》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吉林省通化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三角形内角和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能够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解决相关问题。
    (2)试讲十分钟;
    (3)要有合适的板书。
    答辩题目
    1.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本节课的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小学阶段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利用剪一剪、拼一拼的实验验证方法,通过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拼合的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到第三个角的顶点处有哪些方法?发现了哪些问题?四人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再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拼合方法,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评价,并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



    【答辩题目解析】
    1. 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运用了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拼合的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到第三个角的顶点处有哪些方法?发现了哪些问题?四人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再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通利用数学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 本节课的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内容《三角形的内角》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和证明过程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 第4题: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其判断的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概念与命题的理解。

    A项:全称肯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用“A”表示,也可写成“SAP”。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都是P”;

    B项:全称否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用“E”表示,也可写成“SEP”。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都不是P”;

    C项:特称肯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I”表示,写成“SIP”。逻辑形式是:“有些S是P”;

    D项:特称否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用“O”表示,也可写成“SOP”。逻辑形式是:“有的S不是P”;

    “三角形内角和180?”是指“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符合逻辑形式“所有的S都是P”。

  • 第5题:

    观测三角形各内角3次,求得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8″,-10″和+2″,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

    A.±7.5″
    B.±9.2″
    C.±20.0″
    D.±6.7″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在平面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在球面中,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在凹面中内角和小于180°。这说明()。

    • A、真理具有绝对性
    • B、真理具有相对性
    • C、真理具有客观性
    • D、真理具有全面性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几何画板是张老师常用的一款教学软件。以下应用属于几何画板支持的课堂讲授的是()
    A

    张老师使用PPT向同学们解释三角形内角和

    B

    张老师使用几何画板向同学们动态演示三角形形状变化与内角和的关系

    C

    张老师请同学上台尝试使用几何画板制作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观察内角和的变化

    D

    张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了使用几何画板制作不同三角形并观察内角和变化的作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张老师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他想讲授三角形形状与内角和之间的变化,以下哪些描述更适合他使用()
    A

    使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三角形变化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

    B

    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中体验三角形形状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

    C

    提供多种三角形形状,让学生探索三角形形状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

    D

    提供一些资源,让学生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与形状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

    直线式

    B

    螺旋式

    C

    纵向式

    D

    横线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


    答案:陈述性知识,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 第12题:

    观测三角形内角3次,求得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8″、-10″和+2″,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

    A、±6.7″
    B、±7.5″
    C、±9.2″
    D、±20″

    答案:B
    解析:
    中误差是指有限次观测的偶然误差求得的标准差,即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 第13题: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其判断的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三角形内角和180° ”,其判断的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概念与命题的理解。

    A项:全称肯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用“A”表示,也可写成“SAP”。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都是P”。

    B项:全称否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用“E”表示,也可写成“SEP”。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都不是P”。

    C项:特称肯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I”表示,写成“SIP”。逻辑形式是:“有的S不是P”。

    D项:特称否定判断——断定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通常用“O”表示,也可写成“SOP”。逻辑形式是:“有的S不是P”。

    “三角形内角和180?”是指“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符合逻辑形式“所有的S都是P”。

  • 第15题:

    对某一三角形的内角进行观测,其内角和为180°00′03″.则此次观测的三角形内角和真误差值为3″。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单选题
    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

    直线式

    B

    螺旋式

    C

    纵向式

    D

    横线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7题:

    判断题
    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属于直接观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欲确定一个平面三角形至少需要观测其几个内角()。
    A

    一个内角;

    B

    两个内角;

    C

    三个内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