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动物肝脏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慢 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 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

题目
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动物肝脏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慢
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
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酶的高效性。溶液与新鲜动物肝脏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氧气,产生气泡,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所以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因此答案选A。
更多“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动物肝脏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丙3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

    A.乙、丙中溶液的pH也为7

    B.乙溶液的pH7

    C.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D.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正确答案:B

    甲、乙、丙3只试管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反应产物分别是:NaCI、HSO4-、CH3COONa,其pH分别为7、<7、>7。

  • 第2题:

    配制标准溶液时,量取0.50ml标准储备溶液,

    A、加入到5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B、加入到5ml刻度试管中,稀释到刻度

    C、加入到5ml试管中,加入1.50ml稀释液

    D、在5ml试管中,先加入1.50ml稀释液,再加入0.50ml标准贮备液

    E、在5ml刻度试管中,加入1.50ml稀释液和0.50ml标准贮备液,再稀释至刻度


    参考答案:A

  • 第3题:

    将图2中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人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
    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
    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
    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

    答案:C
    解析: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够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丙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而且进行了充分的搅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捣碎,也没有充分搅拌,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或浅蓝色;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本题选C。

  • 第4题:

    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
    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
    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
    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

    答案:C
    解析: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够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丙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而且进行了充分地搅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充分搅拌,也没有捣碎,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或浅蓝色;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选C。

  • 第5题:

    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是NaCL、NaBr、NaI中的一种,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后颜色变橙色,再向其中加入丙溶液,橙色略变浅,则甲、乙、丙依次是()

    • A、NaClNaBrNaI
    • B、NaBrNaINaCl
    • C、NaINaBrNaCl
    • D、NaClNaINaBr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果实(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果实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箱番茄呈红色
    • B、乙箱番茄呈绿色
    • C、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 D、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取干净的小试管,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然后加入血液2ml,经观察凝血时间最短的是()

    • A、空白管
    • B、试管内放棉花少许
    • C、试管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
    • D、试管保温于37°C水浴糟中
    • E、试管内加入肺组织浸液0.1ml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在盛有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数滴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氨水,摇动后沉淀消失,再加入几滴KBr溶液后,又有谈黄色沉淀产生,再加入Na2S2O3溶液后,沉淀又消失,推断A为(),其有关离子反应式(),(),(),()。


    正确答案:AgNO3;Ag++Cl-=AgCl;AgCl+2NH3=[Ag(NH32]++Cl-;[Ag(NH32]++Br-=AgBr2+NH3;AgBr+2S2O32-=[Ag(S2O32]3-+Br-

  • 第9题:

    单选题
    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
    A

    乙、丙中溶液的pH也为7

    B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C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D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E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4种正盐A、B、C、D,它们由Na+、Ca2+、Al3+、NH4+、Cl-、SO32-、SO42-和CO32-8种离子组成,鉴别步骤及实验现象如下:  (1)取少量A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水,A不溶解.  (2)取少量B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水,B全部溶解,其水溶液呈酸性.  (3)取少量C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盐酸并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  (4)取少量D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沉淀全部溶解.另取少量D放入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A为____,B为____,C为____,D为____.

    正确答案: CaCO3,NH4Cl,Na2SO3,Al2(SO4)3
    解析:
    从实验(4)可首先判断出D是Al2(SO43.因为其阳离子表现出两性,所以阳离子是Al3.其阴离子生成钡盐白色沉淀,又不溶于稀HNO3,必为SO42
    再看实验(1),A化合物不溶于水.因钠盐、铵盐都易溶于水,所以A必是钙盐.因CaCl2溶于水,故只可能是CaSO3CaSO4或CaCO3.根据实验(3),知道C是亚硫酸盐(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能漂白品红溶液的SO2;因由(4)排除了CaSO4),从而可以断定A是CaCO3而不是CaSO4或CaSO3
    从实验(2)可知B溶于水,水解后溶液呈酸性,B必为强酸弱碱盐.剩下的离子的组合中只有 NH4Cl符合此条件,故B为NH4Cl.最后,C就是Na2SO3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
    A

    乙、丙中溶液的pH也为7

    B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C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D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E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取干净的小试管,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然后加入血液2ml,经观察凝血时间最短的是()
    A

    空白管

    B

    试管内放棉花少许

    C

    试管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

    D

    试管保温于37°C水浴糟中

    E

    试管内加入肺组织浸液0.1ml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

    A、乙、丙中溶液的pH也为7

    B、乙溶液的pH7

    C、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D、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为了研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员将装有5ml淀粉液的试管1和试管2中分别加入了2ml清水和2ml唾液,再将试管1和试管2同时放入37℃的温水溶10分钟,冷却后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等量的碘液,则可以观察到( )

    A.两支试管的溶液均为蓝色
    B.两支试管的溶液均为无色
    C.试管1的溶液为无色,试管2的溶液为蓝色
    D.试管1的溶液为蓝色,试管2的溶液为无色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淀粉遇碘变蓝色,题中对照试验1组加清水,2组加唾液,唾液会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色。所以1组加碘会呈现蓝色,2组加碘不变色。

  • 第15题:

    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 m1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动物肝脏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慢
    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
    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酶的高效性。FeCl3溶液与新鲜动物肝脏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氧气.产生气泡,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所以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故选A。

  • 第16题:

    为了验证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回答有关问题。
    完成实验: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人1mL__________(1分),向3号试管内加入1mL__________(1分),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______(1分)。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______(1分)的多少,并记录。
    (3)实验结果(3分):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1分)。
    (5)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l0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_________(1分)(变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1分)。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2分)
    (7)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1分)。


    答案:
    解析:
    (2)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肝脏研磨液;产生气泡的多少。 (3)1号试管的气泡数很多,2、3号试管的气泡数很少。
    (4)pH。
    (5)不变;过低的pH已经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
    (6)如右图:
    (7)蛋白质。
    解析:1号试管作为对照,为了创造不同的pH条件,故在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肝脏溶液引入过氧化氢酶,最终观察到试管中的气泡量不同。1号试管的气泡数很多,2、3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酶被过低或过高的pH环境破坏了,因此气泡数很少。过高和过低的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其变性失活。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反应液呈紫色,这是蛋白质的鉴定反应。



  • 第17题:

    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乙试管血液不加任何试剂,静置一天均得到上清液。那么,这两种液体()

    • A、都是血浆
    • B、都是血清
    • C、甲是血浆,乙是血清
    • D、甲是血清,乙是血浆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正确答案:大豆

  • 第19题:

    配制标准原油样品时,取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溶液100rtl,加入干净的试管中,再加A10mL溶剂,此时试管中所配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 A、100mg/L
    • B、10mg/L
    • C、1mg/L
    • D、O.1mg/1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
    A

    乙、丙溶液的pH也为7

    B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

    C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

    D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

    E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


    正确答案: B
    解析: 1份硫酸需要两份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才能中和,而1份醋酸需要不到1份氢氧化钠溶液就能中和。

  • 第22题:

    单选题
    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碳酸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
    A

    乙、丙中溶液的pH值也为7

    B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C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D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

    E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试管中的血液延缓凝血()。
    A

    血液中加入草酸钾

    B

    将血液置于有棉花的试管中

    C

    加入肝素

    D

    将试管置于冰水中

    E

    将试管壁涂上石蜡油,再放入新鲜血液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血液凝固的化学本质是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催化此反应的主要是凝血酶。而正常血液中以无活性的凝血酶原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而成为凝血酶。凝血酶原激活物是由活化的凝血固子与磷脂胶粒和钙形成的复合物。因此,凝血因子的活化是导致血液凝固的触发机制。
    1、在试管中加入草酸钾,它可与[Ca2+]发生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而使血液中无[Ca2+]。由于凝血过程中[Ca2+]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其参与了血液凝固的许多环节,当血液中没有[Ca2+]时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因此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2、棉花给血液凝固提供的粗糙表面,容易使血小板发生黏着、聚集、解体并释放许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子;另外棉花含许多带负电荷的植物纤维,也能激活凝血因子XⅡ,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因此血液凝固时间缩短。
    3、在试管内放入肝素,由于肝素是机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它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结合,加强后者的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使血管内壁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溶作用。因此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4、放置于冰水中的试管,由于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且血液凝固的过程由许多蛋白质酶(主要是凝血酶)的参与,因此血液凝固时间延长。
    5、由于石蜡油表面光滑,不易引起血小板黏着,即不易使血小板发挥促进凝血的作用。另外石蜡油为绝缘体,其把试管表面所带的负电荷覆盖,不利于凝血因子XⅡ的激活,因此血液凝固时间大大延长。
    故本题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