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回答(1)~(3)题。 图4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1)图甲中①②③④各区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 。要得到图乙结果,__________ (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 __________。(9分) (2)在a和e两个时期通过 __________ 酶催化合成mRNA。(3分) (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发现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

题目
据图回答(1)~(3)题。
图4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1)图甲中①②③④各区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 。要得到图乙结果,__________ (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 __________。(9分)
(2)在a和e两个时期通过 __________ 酶催化合成mRNA。(3分)
(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发现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3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图甲②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2)RNA聚合
(3)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
解析:
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四个区域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mRNA。
更多“据图回答(1)~(3)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画出函数 y=x²-2x-3的图象,利用图象回答:

    (1)方程 x²-2x-3=0 的解是什么;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大于0 ;

    (3)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小于0 。

  • 第2题:

    图3-1为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得的某光纤线路的OTDR曲线,请回答(1)α1为多少?(2)各段光纤损耗系数大小的顺序是什么?(3)该光纤线路的总长度是多少?

    图3-1 OTDR曲线图


    正确答案:
    (1)α1=0.35(dB/km)
    (2)α2>α1>α3
    (3)L=10+8+9=27(km),该光纤线路的总长度大致为27km。

  • 第3题:

    据图回答问题:

    自-------年起,我国二元结构强度系数明显增大。

    A. 1990
    B. 1997
    C. 1999
    D. 2000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有图可直接看出。答案为C。

  • 第4题:

    图6是人体某对染色体上基因(A、a为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图解。



    据图回答:
    (1)父方产生生殖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3分)
    (2)生殖细胞与亲代体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若A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则父方和母方的眼皮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是单眼皮的几率是__________。(9分)


    答案:
    解析:
    (1)睾丸
    (2)23条;46条
    (3)双眼皮;单眼皮;50%
    解析:
    (1)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睾丸,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是卵巢。
    (2)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3)如果A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性状是双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性状是单眼皮: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Aa、an、an,故予代是单眼皮的几率是50%。

  • 第5题:

    图5是人类某种遗传病图(基因型用A、a表示)。



    据图回答(1)~(4)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伴性遗传。(3分)
    (2)I-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分)
    (3)Ⅱ-6的基因型是Ⅲ__________ ,Ⅲ-1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4分)
    (4)根据婚姻法规定Ⅲ-11和Ⅲ-13不能结婚,若他们结婚,生育的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机率是__________。(4分)


    答案:
    解析:
    (1)不属于
    (2)aY、AY、aX、AX
    (3)aaXY;AaXY
    (4)1/4
    解析:
    由I-3和I-4正常,其儿子Ⅱ-6患病,可确定此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7正常和Ⅱ-8患病,生出的儿子正常,可以确定此病非伴X遗传病。所以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属于伴性遗传。由Ⅱ-6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XY,故I-4的基因型是AaXY,所以I-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有aY、AY、aX、AX四种。由Ⅱ-8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XX,无论Ⅱ-7基因型是什么,因Ⅲ-12母亲患病,而Ⅲ-12正常,故Ⅲ-12基因型为AaXY,Ⅲ-13是AaXX:同理可推Ⅲ-11正常,所以Ⅲ-11基因型是AaXY。所以Ⅲ-11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概率为1/4。

  • 第6题:

    下图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据图回答(1)~(3)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各区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要得到图乙结果,________(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2)在a和c两个时期通过______________酶催化合成mRNA。(3分)

    (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发现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解析:
    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四个区域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mRNA。

  • 第7题:

    图2是某两种典型的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曲线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表示阳生植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6分)
    (2)b2点表示②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6分)
    (3)在c点前,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比阳生植物___________。(3分)


    答案:
    解析:
    (1)①;阳生植物的光的饱和点和补偿点都高于阴生植物
    (2)CO2的吸收;CO2的释放
    (3)强
    解析:
    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都高于阴生植物。b1和b2为光的补偿点,表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02量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是相等的。

  • 第8题:

    读部件装配图并回答问题。 图中序号1表示(),2表示(),3表示()。
    动环;静环;防转销

  • 第9题:

    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若该细胞为T淋巴细胞,则②表示的是()。


    正确答案:淋巴因子

  • 第10题:

    问答题
    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DNA分子______个。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______段。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条。 (3)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区段是______。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

    正确答案: (1)动物;中;12 (2)ab;6 (3)O~c (4)DNA
    解析: (1)A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应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应是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故共有12个DNA分子。 (2)B是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2中的ab段,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是12条,正常体细胞有6条。 (3)细胞周期是从上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这次分裂结束,应是Oc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4)染色体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丝状结构是DNA。

  • 第11题:

    填空题
    下图是血液循环、气体交换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中序号B结构的名称是()

    正确答案: 瓣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表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个视野,请据图回答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携带氧气的是[()](); 使血液凝固的是[()]()。

    正确答案: 4,血浆,3,红细胞,1,血小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图1回答27-31题

    图1中各图标是液晶屏的是_____。

    A.1

    B.2

    C.3

    D.4

    图1中各图标是打印机的是_____。

    A.1

    B.2

    C.3

    D.4

    图1中各图标是手动消防盘的是_____。

    A.1

    B.2

    C.3

    D.4

    图1中各图标是直接控制盘的是:_____。

    A.1

    B.2

    C.3

    D.4

    图1中各图标是操作区的是:_____。A.5

    B.2

    C.3

    D.4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


    问题 2 答案解析:B


    问题 3 答案解析:C


    问题 4 答案解析:D


    问题 5 答案解析:A

  • 第14题:

    下表给出某地1991年至2000年粮食单产资料。请据此进行分析,回答 86~90 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取正确答案。

    第 86 题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画出时间与产量关系的散点图为( )。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 1年7月9日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完成2~3题。



    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查看材料

    A.800千米
    B.600千米
    C.1 110千米
    D.400千米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南苏丹的领土南北大约跨了8个纬度,由此可以估算其南北的领土距离约为800千米。

  • 第16题:

    某小学生偏食,喜欢吃稻谷类食物,而不喜欢吃动物性食物,图3表示所吃稻谷在体内的部分变化,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稻谷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人体所需六种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3分)
    (2)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B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3分)
    (3)除图所示外,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进行C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控制下完成。(3分)
    (5)该学生长期偏食,将会导致__________,因此,通过掺食__________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3分)


    答案:
    解析:
    (1)淀粉和蛋白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2)丙酮酸;乳酸(3)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4)核糖体;基因(5)营养不良;豆类食品等解析:(1)由图我们可知稻谷类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和蛋白质。人体所需六种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一步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丙酮酸经有氧呼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无氧呼吸生成乳酸,所以A为丙酮酸,B为乳酸。(3)葡萄糖在体内除氧化供能外,还可以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4)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核糖体,即转录过程,是在基因的控制下完成的。(5)该学生长期偏食,将会导致营养不良,需要掺食豆类或瘦肉类等食品来补充蛋白质,以改善营养状况。 @##

  • 第17题:

    图4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____,B液为_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6分)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3分)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病的发生。(6分)


    答案:
    解析:
    (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CO2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解析:
    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的。气体O2、CO2等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在动物体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尿液中有葡萄糖(糖尿病)。

  • 第18题:

    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图谱(基因型用A、a表示)。

    据图回答(1)~ (4)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伴性遗传。(3分)

    (2) Ⅰ-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4分)

    (3) 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Ⅲ-1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分)

    (4)根据婚姻法规定Ⅲ-11和Ⅲ-13不能结婚,若他们结婚,生育的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机率是________。(4分)


    答案:
    解析:
    由Ⅰ一3和Ⅰ—4正常,其儿子Ⅱ—6患病,可确定此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7正常和Ⅱ—8患病,生出的儿子正常,可以确定此病非伴X遗传病。所以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属于伴性遗传。由Ⅱ—6患病,则其其基因型为aaXX,故I—4 的基因型是AaXY,所以Ⅰ—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有aY、AY、aX、AX四种。由Ⅱ—8 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XX,无论Ⅱ—7基因型是什么,因Ⅲ—12母亲患病,而Ⅲ—12 正常,故Ⅲ—12基因型为AaXYⅢ—13是AaXX;同理可推Ⅲ—11正常,所以Ⅲ—11基因型是AaXY。所以Ⅲ—1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概率为1/4。

  • 第19题:

    下图为减数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处于减数_____期,染色体有_____条。
    (2)乙是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
    (3)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体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_____。


    答案:
    解析:
    (1)第一次分裂后;4
    (2)次级精母;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质均等分裂
    (3)减半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据图可知,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有4条;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乙图都是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甲为初级精母细胞,乙为次级精母细胞。

  • 第20题:

    下图为某一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正确答案:分解者

  • 第21题:

    问答题
    下图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同种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甲细胞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正确答案: (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丙、丁 (3)4;8
    解析: (1)由图可知,图1中DE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2→1,所以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图1中CD段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2中丙、丁。 (3)图2中由丙可判断该动物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复制后,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

  • 第22题:

    填空题
    下面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

    正确答案: 体循环
    解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 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图示中血液由4左心室射出流经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至1右心房的途径叫体循环。

  • 第23题:

    填空题
    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③的名称是()曲线B表示()变化。

    正确答案: 肺静脉,二氧化碳
    解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如果②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①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在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即氧气含量逐渐减少,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逐渐增多;因此,图示中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