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

题目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课文介绍

该篇课文选自某版高中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同单元课文还有李白《蜀道难》、杜甫诗三首、李商隐诗两首。本课文位于杜甫和李商隐诗之间。

单元介绍

本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借鉴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级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

【研讨与练习】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朗读并背诵全诗,说说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的意蕴?


相似考题
更多“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吏”、“三别”和《琵琶行》的作者分别是()。

    • A、白居易和元稹 
    • B、杜甫和白居易 
    • C、杜甫和元稹 
    • D、李白和白居易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写出《暮江吟》(唐·白居易)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释义】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 第3题:

    写出《夜雨》(唐·白居易)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早蛩蹄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释义】蝗虫鸣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隔着窗子知道下起了夜雨,(是因为)芭蕉先发出了声音。

  • 第4题:

    名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

    • A、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B、杜甫《月夜忆舍弟》
    • C、陶渊明《饮酒》
    •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试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一诗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白居易《琵琶行》一诗的艺术特色如下:
    第一,对音乐的描写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诗中不仅写出了音乐节奏和旋律,又写出了弹者和听者感情的交流。
    第二,诗的结构缜密,剪裁详略得当,过渡自然,脉络鲜明,情节曲折有致。第三,诗的语言平易晓畅,雅俗共赏。

  • 第6题: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刻画了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形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单选题
    “三吏”、“三别”和《琵琶行》的作者分别是()。
    A

    白居易和元稹 

    B

    杜甫和白居易 

    C

    杜甫和元稹 

    D

    李白和白居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并堪称古代长篇诗歌中杰作的是()
    A

    《长恨歌》和《卖炭翁》

    B

    《长恨歌》和《琵琶行》

    C

    《琵琶行》和《钱塘湖春行》

    D

    《卖炭翁》和《钱塘湖春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根据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描述,琵琶女是几岁时学有所成的?

    正确答案: 琵琶女是十三岁时学有所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 就是只拨弹了两三下,还没有成为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是已经把演奏者所有表达的感情表现了出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以下作品出自白居易的是()?
    A

    《琵琶行》

    B

    《滕王阁序》

    C

    《山居秋暝》

    D

    《长恨歌》

    E

    《凉州词》


    正确答案: D,E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白居易感伤诗以《()》和《琵琶行》最为有名。

    正确答案: 长恨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琵琶行》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

    • A、白居易
    • B、杜甫
    • C、李白
    • D、李商隐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写出《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原文及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释义】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 第15题:

    写出《遗爱寺》(唐·白居易)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释义】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绕着寺旁那弯弯的小径,探寻着绚丽多姿的野山花。百灵声声脆,婉转歌唱。泉水咚咚响,脉脉流淌。

  • 第16题:

    试析白居易的《琵琶行》。


    正确答案: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沦落命运,并由此关合到自己的被贬遭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特别真诚深挚;因为是在贬所深秋月夜的江面巧遇琵琶女,所以诗情特别哀婉苍凉。《琵琶行》一出,不仅当即风靡宫廷里巷,而且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这首长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语言平易简洁,却又极有表现力,不求其工而自工;而且画意鲜明,诗情浓郁,清词妙喻,络绎不绝。尤其是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作者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另外,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

  • 第17题:

    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并堪称古代长篇诗歌中杰作的是()

    • A、《长恨歌》和《卖炭翁》
    • B、《长恨歌》和《琵琶行》
    • C、《琵琶行》和《钱塘湖春行》
    • D、《卖炭翁》和《钱塘湖春行》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汪莘的诗《黄山高》是模仿()。
    A

    李白《将进酒》

    B

    李白《蜀道难》

    C

    白居易《长恨歌》

    D

    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琵琶行》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李商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一诗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白居易《琵琶行》一诗的艺术特色如下:
    第一,对音乐的描写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诗中不仅写出了音乐节奏和旋律,又写出了弹者和听者感情的交流。
    第二,诗的结构缜密,剪裁详略得当,过渡自然,脉络鲜明,情节曲折有致。第三,诗的语言平易晓畅,雅俗共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析白居易的《琵琶行》。

    正确答案: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沦落命运,并由此关合到自己的被贬遭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特别真诚深挚;因为是在贬所深秋月夜的江面巧遇琵琶女,所以诗情特别哀婉苍凉。《琵琶行》一出,不仅当即风靡宫廷里巷,而且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这首长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语言平易简洁,却又极有表现力,不求其工而自工;而且画意鲜明,诗情浓郁,清词妙喻,络绎不绝。尤其是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作者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另外,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据《琵琶行》记载,除了凄凉的猿声之外,白居易还听到什么动物的叫声?

    正确答案: 据《琵琶行》记载,除了凄凉的猿声之外,白居易还听到杜鹃的叫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 间关莺语花底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