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普通话里的叠韵词,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但其中有一项是不符合要求的,请指出()。
第6题:
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普通话里的轻声词,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但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指出()。
第7题:
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第8题:
王铁成老师在上《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课时,将教材中的十多幅美术作品的作者与内容都进行了简单的讲解。时间非常紧张,王老师讲得很辛苦,但是学生觉得并没有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的表达方法。在讲解完这些作品之后,下课铃声也响起了。请从教学目标、时间安排与教学方法三方面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第9题:
列举5部以上著名元代戏曲作家的主要作品。
第10题:
但丁--《神曲》
司汤达--《红与黑》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第11题:
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漂流记》
《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第12题:
反例
比较
变式
直观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教师在讲解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区别比喻的用法,举了一个例子“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让同学们指出这句话用的是比喻中具体的哪一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9题:
以下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恰当的是:()
第20题:
老师在讲解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的时候,让同学们在课后找出几首吊古伤今的诗进行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符合要求的是()。
第21题:
暗喻
明喻
引喻
借喻
第22题:
第23题:
刘禹锡《乌衣巷》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杜牧《赤壁》
崔颢《登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