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知识技能类教学目标()。
第5题:
某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写景的特点,同时又列举了几篇写景散文,下面选项中符合要求的是()。
第6题:
导读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后,教师准备给学生推荐其他明清白话小说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这类小说的风格特点。下列小说不适合推荐的是()。
第7题:
教学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民俗题材的文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下列不适合的是()。
第8题:
教师在教授《饮酒(其五)》时,提到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拓者,并准备列举其他山水田园派诗人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山水田园派诗歌的特点,以下不适合的是()。
第9题:
李白《独坐敬亭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孟郊《游子吟》
韦应物《滁州西涧》
第10题:
《故都的秋》
《赤壁赋》
《兰亭集序》
《长亭送别》
第11题: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第12题:
介绍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
了解文章中景物描写的写作顺序
小组讨论所选取的重点景物意象
体会作者的其他文章的创作风格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过程方法类的教学目标()。
第17题:
教师在讲授《马说》一文时,这样介绍:骈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并列举出以下作品,让学生指出不属于骈文的一项是()。
第18题:
教学魏明伦的《变脸》后,教师建议学生阅读一些其他戏剧,培养阅读兴趣。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第19题:
教学《山居秋暝》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师准备列举使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补充说明。下列作品中的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20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时,列举了其他写女性的作品,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
第21题:
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深层内涵
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教师有较强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意识
教师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22题:
庾信《哀江南赋》
丘迟《与陈伯之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吴均《与朱元思书》
第23题:
《红与黑》
《变色龙》
《老人与海》
《安娜●卡列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