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A对
B错
第3题:
在诗词的初步阐释不足以理解诗词的意义和主旨时,一般会采用延伸的解读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4题: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绿竹神气》一书收录了中国100首咏竹诗词,上至先秦,下到近现代。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下列说法中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宋代画家文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这个“成竹”指的是()。
第6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7题:
羌管悠悠霜满地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第8题:
生活体验
艺术构思
意象物化
胸中之竹
第9题: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宋璟《送苏尚书赴益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渭城朝雨沮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第10题:
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第11题: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第12题:
明月
大雁
菊花
芭蕉
第13题:
第14题:
梅、兰、竹、菊四君子中,()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第15题:
竹代表是“超脱”。
第16题: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第17题:
()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
第18题:
采薇
东篱
捣衣
五柳
第19题:
一般可以继续考虑,是否是意象的赓延和变迁
我们也可以考虑诗词主题的接续与比较
诗词的主题是通过意象直接表达出来的,所以考虑主题的接续实际上也是对意象延伸思考方法的补充
考察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是一种文学史的视野
第20题: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白居易《江上笛》)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
第21题:
自然中的竹子
画家的审美意象
观众的审美的意象
艺术品的现实形态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采薇
东篱
捣衣
五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