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诱导性组织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热情的语言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第4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知识技能类教学目标()。
第5题: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教师的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改编剧本,对这一设计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
第7题:
剧本的语言包括()两个方面。
第8题:
某教师在阅读叶圣陶先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句话后,采取了如下教学实施,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这一观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基于《茶馆》作为剧本是为演出服务的文体特点,应让学生自排话剧进行表演,比使用电影直接展示给学生效果更要突出
基于剧本人物众多,学生单纯通过阅读课本理解人物耗时耗力的情况,通过观看电影表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形象区分、理解各色人物特点
由于地区方言的原因学生对人物语言的北京风味可能较难体会,使用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茶馆》的京味
结合《茶馆》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直观体味《茶馆》情节上的过渡与衔接、转呈与高潮、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
第10题:
教师要用学生的语言去讲授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定理进行概括归纳
教师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去讲授
教师能用超出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的词汇
第11题:
第12题:
教师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
教师鼓励学生以批判视角阅读、理解国外倡导个性主义的文化经典
教师让学生自己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
教师展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样化评价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台词是剧本的主要语言。台词是指剧中人物所说的话,不包括歌剧、戏曲中人物的唱词。
第16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过程方法类的教学目标()。
第17题:
教学《木兰辞》后,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我国古代叙事诗的特点,教师准备举其他诗进行补充讲解,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8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与学生相互匹配是指()。
第19题:
在教案中,教师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进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以及情趣的培养,关于理论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戏剧文学
戏曲
潜台词
台词
舞台说明
第22题: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要以“教材”这个“例子”指导学生吸取作者语言的长处,以课本中的范文为习作榜样。留心作者如何用词、造句、布局、谋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重点在由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红楼梦》这一名著
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迁移、变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
教材是个例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就要正确处理教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关系,既不能拘泥于教材,又不能脱离这个“例子”
第23题:
采薇
东篱
捣衣
五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