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发现教学建议部分对于其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故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题目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发现教学建议部分对于其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故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相似考题
更多“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发现教学建议部分对于其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故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故选择D选项。

  • 第2题:

    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
    B、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D、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策方面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故本题当选A项。

  • 第3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题眼是“根本目的”。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A、B、C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的体现。

  • 第4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B.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
    C.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D.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主要需注意一下几个方面:①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③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④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故选择B选项。

  • 第5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正确答案:(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多认少写”原则,减轻学生负担。
    (2)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4)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第6题: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 B、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 C、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 D、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 B、方言俗语、自然风光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 C、教师应借助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D、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发掘课程资源,自主学习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发现教学建议部分对于其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故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A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C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D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部分指出:(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A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D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B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C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D

    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A项表述不准确,当选。

  • 第12题:

    单选题
    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

    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B

    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C

    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D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 第13题:

    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
    B.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D.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

    答案:A
    解析:
    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 第14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中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建议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B.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精读
    C.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D.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答案:B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 第15题: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答案:C
    解析: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第16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 B、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 C、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 D、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B、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C、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D、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正确答案:(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 第19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重要内容进行了回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 C、《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D、《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指出:阅读议论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 C、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 D、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B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C

    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D

    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B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C

    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D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总目标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故C项错误,当选。

  • 第23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B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C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D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D选项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建议,故选择D项。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

    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B

    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C

    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D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