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学习《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教师讲解了"何"作为宾语前置的倒装用法。学生请教师再举一些相同用法的例子,下列语句中,不适合举例的是()。
第5题:
教师在讲解“我们要多读点鲁迅”一句时,提到这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课后让学生再搜集些运用借代手法的例子,下列适合的是()。
第6题:
此课例中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第7题:
巩固技能的主要手段是()。
第8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第9题:
暗喻
明喻
引喻
借喻
第10题:
子何恃而往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时不我待
未之有多见也
第11题:
教师举例讲解小舞台设计过程
师生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件欣赏各种形式的舞台
教师详细讲述舞台美术设计准则
第12题: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
教师细心讲解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复习
学生参加考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知识技能类教学目标()。
第16题:
教师在讲解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区别比喻的用法,举了一个例子“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让同学们指出这句话用的是比喻中具体的哪一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第17题:
在讲解《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教师运用Flash动画讲解文中两小儿辨日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太阳与人的距离不变。此种以讲解或展示教学内容为主的课件从表现形式上分类属于()
第18题:
不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是()
第19题:
学习鲁迅《故乡》时,在讲解“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借代”这种修辞方式,教师列举使用该修辞手法的其他语句来说明。下列语句中,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20题: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搜集作者的信息资料,能使学生主动地了解作者生平事故,对作者有个更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吸收更多的知识
学生自己搜集关于诗人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
搜集毛泽东的生平故事容易偏离主题,不利于课堂设计环节的进行
第21题: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春天的脚步近了
月亮像圆盘
飞流直下三千尺
第22题:
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教师广播,学生操作
教师置境,学生体验
第23题: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翻译文言课文
教师让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