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教师将课上要提的问题呈现在PPT上,让学生回答,并随后展示答案,属于哪种教与学的活动()。
第4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过程方法类的教学目标()。
第5题:
在诗歌鉴赏课上,教师讲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下列不属于诗歌常用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第6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第7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其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第8题: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白居易《江上笛》)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
第9题: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赠裴十四》)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第10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明月
“庆祝弄璋之喜”意思是庆祝生了个男孩儿
“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是长度单位,一仞约为一个成年人的身高
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指的是黄河
第11题: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第12题: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范仲淹《越上闻子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哪项活动适合知识技能类教学目标()。
第15题:
赏析“景”时,你排除的教学方法是()
第16题:
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主谓倒装句,以下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第18题:
记叙
议论
抒情
说明
第19题:
四月秀萋,五月鸣蜩
敢问何谓也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美哉室
第20题:
提高学生体会诗句的艺术表现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第21题: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第22题: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第23题:
明月
大雁
菊花
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