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案例: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哪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教师板书:清、静、悲京) 师:文章是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通过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呜、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案例: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哪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教师板书:清、静、悲京)
师:文章是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通过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呜、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生:声色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生:“慢”“润”“淡”。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江南的秋
生:通过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1)齐读第3段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生:租来的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目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师:回答得很好。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写了哪些秋色
生:碧绿、青天、花朵。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生:冷清。
师:凄清如许。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可是作者又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
们还说它“静”.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
师:回答得很好。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谁能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生:课文《荷塘月色》中,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师:很好,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更加孤独,凄冷。
师: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
生:“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生: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
师:回答的很好,这幅画面正是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种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还有些许凄冷、孤独。
(2)读第3~8段,品味“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干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画面出现了两个都市闲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寂寞。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得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下这句对话,让我们体味一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读得怎么样
生:太快,太平淡,没有微叹的语气。
师:再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很好,的确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秋味”。
(3)读第5~9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谁能描绘一下剩下的两幅图
生:第5段描绘的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第9段描绘的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 “神”又是什么 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生:“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那么什么原因会让作者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生:这肯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师:回答很准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到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作者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了。
(4)品读第13、14段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道没有“北国的秋”浓厚。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那么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生: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师:很好,文章最后的议论,是点睛之笔。作者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与北国之秋同在,这足见他对北国之秋所倾注的深情。
问题:
以上是一位教师在执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实录的片段,阅读并进行评析。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下,阅读教学中每次阅读的作用/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首先,在快速阅读环节中,让学生第一遍快速阅读全文,判断自己在pre-reading部分所做的推测是否正确。该步骤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旨在获取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学生获取所有细节信息。带着期待去阅读,并在阅读中检测和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这种交互式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其次,在快速阅读环节中,让学生再次快速阅读全文,并所搜集几个信息,完成该活动。该步骤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寻读的策略。寻读一般要求搜索一些特殊的细节信息,该信息提供的信息是一个动画片的名字和两个时间,这些信息在文字形式上有特点,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根据这些信息特点快速找出答案。
    最后,在精读环节,让学生放慢速度再次阅读文章,并补全表格信息。此处涉及到文章中的一些细节信息,学生需要理解文章传递的基本信息和深层含义。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 第2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宏远基金拥有的股票市值是15.86亿元,债券是2.86亿元,另外还有5000万元的闲置资金。此外,该基金的管理费用3000万元,其他费用5000万元。 该公司的资金净值是()亿元。

    • A、17.92
    • B、18.27
    • C、19.63
    • D、28.69

    正确答案:A

  • 第3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长风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规定持有人在转换日以10股换取一份可转换债券,该公司股票的基准是42元。 该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是()元。

    • A、0.24
    • B、4.2
    • C、420
    • D、以上答案均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阅读工作图的第—-步骤是了解图面的()。

    • A、加工法
    • B、比例
    • C、材料
    • D、投影法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图面选择分页材料表统计的范围是()

    • A、整个工程下的所有材料
    • B、框选当前图面的材料进行绘表
    • C、只对当前图面的所有材料进行绘表
    • D、每次只能在框选范围内统计某一种管道类型的材料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按照态度协调论,认为读书有益,工作又需要手不释卷的人,在()的情况下,就会感到很幸福。

    • A、有大量充沛的时间
    • B、非常喜欢阅读
    • C、没有经济方面的困扰
    • D、任何情况下都很幸福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某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的转换平价是40元,股票的基准价格是30元,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00元。 该债券的转换升水比率()。

    • A、44.86%
    • B、52.36%
    • C、33.33%
    • D、44.35%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监视策略包括()。
    A

    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B

    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

    C

    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D

    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阅读目的是指实现阅读愿望,完成阅读行为,达到()的要求。

    正确答案: 阅读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石灰稳定类材料用于沥青路面的基层时,除层铺法表面处治外,应在基层上作下封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取决于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存在于材料表面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形成电流,通常称它们为载流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材料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完成所有产品或任务应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某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的转换平价是40元,股票的基准价格是30元,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00元。 该债券的转换比例是()。

    • A、30
    • B、40
    • C、50
    • D、60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投资者甲拟购买公司乙发行的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年。甲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12%。请计算以下情况下的债券市场价格。 债券以单利计息单利贴现,半年付息到期还本(假设半年的周期收益率为12%)()元。

    • A、105.6
    • B、108.51
    • C、92.97
    • D、85.11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投资者甲拟购买公司乙发行的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年。甲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12%。请计算以下情况下的债券市场价格。 债券以复利计息,一次还本付息()元。

    • A、105.6
    • B、91.38
    • C、99.85
    • D、92.97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监视策略包括()。

    • A、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B、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
    • C、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浏览阅读材料
    • 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 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题: 长风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规定持有人在转换日以10股换取一份可转换债券,该公司股票的基准是42元。 该转换债券的转换升水比率是()。

    • A、31.88%
    • B、29.67%
    • C、28.76%
    • D、25.63%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填空题
    阅读目的是指实现阅读愿望,完成阅读行为,达到()。

    正确答案: 阅读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建筑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所必须消耗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及其资金的数量标准。

    正确答案: 单位合格产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当加工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

    正确答案: 崩碎切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使用材料、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平均资源数量标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材料中“课后练习”中的第一题。

    正确答案:
    (1)对我的管教
    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两件事:①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②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写母亲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主要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