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采用示范法.()
第2题: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认识为基础的 【 】
A.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B.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C.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正确的鞍马动作,李老师在示范完鞍马动作后,又录制了学生们跳鞍马的动作,然后播放给学生们看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动作,请问这属于()
第6题:
()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第7题:
学生领会动作技能的基本要求,形成起定向作用的动作映像,并了解具体的动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是在运动技能形成策略中的哪一阶段?()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助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
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技巧
第11题:
第12题:
原型定向
原型模型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第13题:
关于教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A、教学方法是教师借助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
B、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C、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D、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E、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技巧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请说明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教师教学方法。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动作紧张、不协调。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与讲解,提供较多练习机会。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较顺利、较完整地完成动作,但还不够稳定。教师要注意纠正错误动作,帮助掌握细节动作,提高动作节奏感。
(3)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能准确、协调、省力地完成动作,出现动作自动化。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儿童动作适应性。
略
第17题:
针对单杠动作摆幅大、回环快、杠面滑等特点,教师教学时:第一,();第二,()。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第18题:
采用提高动作难度的方法来提高学员的分化能力,可以使运动技能掌握得更精确。
第19题:
教师通过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技能是()。
第20题:
原型定向
原型模型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认知与定向阶段
练习形成阶段
自动化熟练阶段
遗忘阶段
第23题:
课堂对话技能
课堂倾听技能
课堂反馈技能
课堂强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