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 下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梁山伯与祝英台 2.内容: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对乐曲不同主题内容的讲解。 答辩题目1.为什么在爱情主题部分要带领学生边打拍子边欣赏? 2.本首作品的体裁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下。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讲解故事《牛郎与织女》,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并说出自己

题目
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 下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梁山伯与祝英台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对乐曲不同主题内容的讲解。
答辩题目1.为什么在爱情主题部分要带领学生边打拍子边欣赏?
2.本首作品的体裁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下。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讲解故事《牛郎与织女》,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引出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感受体验
1.初听乐曲
并设问:“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小提琴。介绍协奏曲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复听乐曲
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三)深入赏析
1.引子
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呈示部
(1)聆听呈示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音区有何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
(2)呈示部—主部
聆听爱情主题,思考: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如何用音乐语言来刻画“爱情”的?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爱情主题旋律,一边哼唱一边打拍子,感受这部分表达的情感。
聆听草桥结拜主题,思考:这段音乐由哪两种乐器主奏?它是如何刻画梁祝二人草桥结拜的情景的?
小组讨论:完整聆听主部音乐,思考:爱情主题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何变化?
(3)呈示部—副部
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如何表现这种情景的?
再次聆听副部音乐,思考:除了教材中出现的两个主题,还有没有其他的主题?并尝试着哼唱。
边听音乐记录这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4)呈示部—结束部
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如何表现这种情景的?
3.展开部
(1)聆听展开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它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速度、力度、音区有何特点?
(2)聆听展开部“不祥征兆”主题,思考:这段音乐中最突出的是哪种乐器的音色?它的旋律进行是怎样的?
(3)聆听展开部“抗婚”主题,思考:这段音乐是如何表现出激烈的“抗婚”场面的?
(4)聆听展开部“楼台会”主题,思考:这段音乐是如何表现出“楼台会”时梁祝二人的悲痛心情的?这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的第几次对话?与之前对话相比,音乐情绪上有何不同?
4.再现部
(1)聆听再现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它是否完全再现了引子和呈示部爱情主题?它是如何刻画梁祝“化蝶”的美丽情景的?
(2)随音乐跟唱“化蝶”主题。
(四)巩固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讨论自己了解有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10分钟,每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分享。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受了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了解了协奏曲。
2.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查阅关于此故事的内容品读,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引子
第一部分:爱情主题
第二部分:封建势力主题
第三部分:化蝶主题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在爱情主题部分要带领学生边打拍子边欣赏?
2.本首作品的体裁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下。


相似考题
更多“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与何占豪合作写下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家()。

    • A、黄自
    • B、吴祖强
    • C、陈刚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在杭州书院读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是:()

    • A、“大禹传说”、“愚公移山传说”、“鲁班传说”、“孟姜女”
    • B、“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 C、“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
    • D、“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鲁班传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小提琴曲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根据()音乐元素创作的。

    • A、京剧
    • B、粤剧
    • C、越剧
    • D、沪剧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巧妙运用了小提琴与()音色的不同成功的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其中大提琴扮演的是梁山伯。

    • A、二胡
    • B、钢琴
    • C、大提琴
    • D、铜管乐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比较中西古典爱情悲剧的异同。


    正确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典悲剧。两者都是爱情悲剧,展现的都是情投意合的恋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被外部强大势力毁灭的悲剧,两者虽同为爱情悲剧,但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来看,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关系上,中国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家庭为本位,注重个人职责和义务,属于依附人格;西方强调征服自然,个人本位,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热情奔放,大胆追求世俗生活,注重享受生命,爱情至上。具独立人格。文化上的差异带来中西人在处理爱情问题上诸多不同点。
    其一,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含蓄、隐蔽,常常“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梁》中有一个著名情节——“十八里相送”,祝英台用了6个比喻暗示梁自己是个女人,但是梁山伯就是不明白祝英台的意思,这是多么可笑,两人同窗三年,情投意合,可在两人分手的时候,还没有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以致错过了求婚时机。西方人则炽热、明确,《罗》中,罗密欧在舞会上遇见朱丽叶,马上被其吸引,罗密欧邀请朱丽叶跳舞,两人情投意合,晚上罗密欧又爬墙到朱丽叶的窗前倾诉衷肠,于是两人决定一起争取自己的幸福。
    其二,相爱的过程不同。中国人清醒、理智,先相知再相爱,梁祝同窗三年,引为知己,后来知道祝英台是女人遂生爱情,中国人把人为压抑自己的爱视为美德;西方人狂热、无顾忌,先相爱再相知,罗朱两人是一见钟情,对双方的为人并不了解。
    其三,争取爱情的态度不同。中国人被动、无力的。梁祝两人自觉不自觉地承认封建伦理道德,他们也认为私定终身是不对的,需要明媒正娶。父母之命也是不能违抗的,所以他们在知道祝英台订婚给太守之子之后,别无办法,根本没有抱着反抗的意思,只能听天由命。西方人则主动、毫不妥协地,罗密欧杀死表兄,第二天就到教堂私自结婚,根本没有经过家长的允许。
    其四,悲剧成因不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社会悲剧。他们肯定传统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地婚姻制度,最终双双徇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人悲剧。罗密欧的急躁性格,偶然事故产生了悲剧,如果神父的信能顺利到达罗密欧的手中,如果罗密欧没有自杀,等到爱人醒来,悲剧就不会发生。
    其五,结局不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是大团圆,梁祝化蝶,虽死犹生,这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但有违悲剧的本质精神;《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尾是彻底毁灭,真正意义上地悲剧。

  • 第8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红楼梦》都是越剧的代表曲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小提琴协奏曲()巧妙运用了小提琴与大提琴音色的不同成功的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其中小提琴扮演的是祝英台。
    A

    《新疆之春》

    B

    《梁山伯与祝英台》

    C

    《山林的呼唤》

    D

    《草原放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谁最终女扮男装到杭州去求学?()
    A

    银心

    B

    四九

    C

    祝英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巧妙运用了小提琴与()音色的不同成功的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其中大提琴扮演的是梁山伯。
    A

    二胡

    B

    钢琴

    C

    大提琴

    D

    铜管乐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小提琴曲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根据()音乐元素创作的。
    A

    京剧

    B

    粤剧

    C

    越剧

    D

    沪剧


    正确答案: A
    解析: 首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根据什么戏曲剧种的音乐元素创作的。其次由相关知识可知,该作品是由作曲家何占豪、陈钢于1959年共同创作的,吸收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法和地方戏曲越剧的音乐元素。A选项京剧是流行于京、津、沪等地区的戏曲剧种,被称为“国粹”;B选项粤剧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戏曲剧种;D选项沪剧是流行于上海及江浙地区的戏曲剧种。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 第13题:

    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中,故事发生地点在浙江境内的有()。

    • A、《白蛇传》和《孟姜女》
    • B、《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牛郎织女》
    • C、《牛郎织女》和《白蛇传》
    • D、《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载()年。

    • A、2
    • B、3
    • C、4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民间四大传说是()、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正确答案:牛郎织女

  • 第16题:

    小提琴协奏曲()巧妙运用了小提琴与大提琴音色的不同成功的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其中小提琴扮演的是祝英台。

    • A、《新疆之春》
    • B、《梁山伯与祝英台》
    • C、《山林的呼唤》
    • D、《草原放牧》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舞台上是用()的题材来表现。


    正确答案:小提琴协奏曲

  • 第18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非常著名的()。


    正确答案:小提琴协奏曲

  • 第19题:

    和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情节相似的英国悲剧是()。


    正确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是:()
    A

    “大禹传说”、“愚公移山传说”、“鲁班传说”、“孟姜女”

    B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

    “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

    D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鲁班传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舞台上是用()的题材来表现。

    正确答案: 小提琴协奏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位老师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欣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背景音乐的舞蹈视频作为导入部分,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乐曲的情绪,教学环节首先欣赏、学唱音乐主题,通过学唱音乐主题,有表情地表现乐曲的主题。然后播放整首乐曲,整体感受乐曲的艺术形象,老师为了讲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越剧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听越剧片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学生刚开始讨论,老师就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欣赏、对比《长亭惜别》《哭灵》片段。最后安排得不够,学生学到的知识点也很少。简要叙述对此案例的想法。

    正确答案: (1)本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2)本案例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为教学内容,但是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时间不够,而且欣赏内容的很多知识点没有凸现出来,刚开始选择欣赏、学唱爱情音乐主题,这一环节很不错,学生能在静和动中表现音乐。但是全曲的演奏时间至少有25分钟,整首欣赏达不到教学目的,不符合学情,老师在活动环节中让学生讨论的内容太宽泛,给定讨论的时间太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结,而不是盲目的听。
    (3)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挖掘学生的听辨能力,但要把“听”的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出来,根据时间的安排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设置的问题具体化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探讨交流,激发学习的动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与何占豪合作写下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家()。
    A

    黄自

    B

    吴祖强

    C

    陈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民间四大传说是()、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正确答案: 牛郎织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