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面哪一项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中“抑”的意思?()
第6题:
教育要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这就要求教师()。
第7题:
某教师遇到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犯错误,在进行教育时,对优秀学生是“轻描淡写,面带微笑”,对中等学生是“不厌其烦,严肃教导”,对后进学生是“谩骂训斥,又吼又叫”,这种做法体现()。
第8题: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第9题:
孔子主张,学生要“学而不厌”,教师要“诲人不倦”。
第10题:
教师要用学生的语言去讲授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定理进行概括归纳
教师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去讲授
教师能用超出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的词汇
第11题: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关爱学生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关于教师的学生观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教师对待学生,就应该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帮助其成人、成才。
第18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与学生相互匹配是指()。
第19题: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结合当前教师自身实践,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20题: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是()。
第21题:
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教育不问学生出身贵贱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教师应当谦虚
第22题:
教师应热爱学生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尊重学生
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是教师认识学生和评价学生的思想方法
第23题: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和思想品德欠佳的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赏罚分明,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当从严惩罚,包括适当的体罚
教师对学生应当严慈相济,要把严格要求学生与关心、爱护学生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