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面旋律片段的风格是哪种舞曲(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谱例的旋律片段体现了20世纪哪种音乐创作风格? ( )

    A.十二音音乐
    B.调性音乐
    C.全音阶音乐
    D.微分音音乐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具体情况。将谱例中的音阶排列得出半音音阶,属十二音音乐,十二音音乐把音阶中的十二个半音彼此割裂孤立,同等相待,从根本上否定了音乐内部的调式、调性功能关系。A项正确。

    B项:旋律片段无调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谱例中的音阶排列得出半音音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微分音音乐是指比半音还要小的音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题:

    将下面旋律片段改写成一首欢快的圆舞曲。

    要求:

    (1)符合圆舞曲体裁特征,可增减音符(包括休止符)改变节奏。(7分)

    (2)在改写后的乐谱上标注速度、力度标记。(3分)


    答案:
    解析:
    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两个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2)要写出拍号、速度和力度标记。首先,圆舞曲是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曲体裁,其最大特点是以三拍子节奏为基础,因此在节拍上可以选择3/4、3/8、6/8 等。其次,圆舞曲一般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大于 100 的速度标记,如Allegro 或 Allegretto 等。最后,力度标记可以是渐强或减弱,即 cresc. 或 dim.。

  • 第3题:

    下面旋律片段是选自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夜莺》,下谱例中第2小节的和弦编配是()。


    A.Ⅳ-Ⅵ-V
    B.Ⅵ-Ⅱ-V
    C.I-Ⅱ-V
    D.Ⅱ-I-Ⅵ

    答案:D
    解析:
    该旋律片段为D调,e2为D大调Ⅱ级和弦的根音,d2为D大调Ⅰ级和弦的根音,b1为D大调Ⅵ级和弦的根音。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 第4题:

    以下面旋律片段为主题,按要求创编乐段。

    要求:

    (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5分)

    (2)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两个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2)要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首先,圆舞曲是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曲体裁,其最大特点是以三拍子节奏为基础,因此在节拍上可以选择3/4、3/8、6/8等;其次,圆舞曲一般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大于100的速度标记,如Allegro或Allegretto等;最后表情标记可以是优美地或高雅的,即Congrozia或Elegante。

  • 第5题:

    律片段的风格是那种舞曲 ( )

    A.圆舞曲
    B.伦巴舞曲
    C.弗拉明戈舞曲
    D.探戈舞曲

    答案:D
    解析:
    D选项,探戈舞曲(the dance music of tango)中文名称“探戈”取自英文的音译〔tango〕。阿根廷舞曲,源出非洲。二拍子,中速,切分音为其特色,强拍细碎,弱拍平稳,节奏强烈,旋律活泼,情绪热烈,主要用于社交舞会,也有纯器乐性的探戈舞曲。综上,D选项正确。

    A选项,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故排除。

    B选项,伦巴,是西班牙文Rumba的音译,用R表示,也被称为爱情之舞,拉丁舞项目之一。源自十六世纪非洲的黑人歌舞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在古巴得到发展,所以又叫古巴伦巴,舞曲节奏为4/4拍。故排除。

    C选项,弗拉明戈舞作为当今世界最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种,是吉普赛文化和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民间文化的结合。弗拉明戈在早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最早的东印度舞(比如深蹲、两腿外开位置、身体和手臂的大幅度弯曲、张开的手指、快速的转身、脚板的鼓点打击节奏等)和阿拉伯舞(手指的击打节奏、手鼓的运用以及她别具一格的服装等)的影响。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D项。

  • 第6题:

    下面旋律的音乐风格属于( )



    A.拉丁美洲
    B.非洲
    C.南亚
    D.东欧


    答案:D
    解析:
    根据视唱之后得出旋律风格为东欧的旋律风格。

  • 第7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运用了哪一种复调创作技术( )

    A.重复

    B.变奏

    C.模进

    D.模仿

    答案:D
    解析:
    此创作技术为复调写作技术中的模仿。

  • 第8题:

    下面旋律片段出自(  )



    A.《伤逝》

    B.《白毛女》

    C.《江姐》

    D.《小二黑结婚》

    答案:B
    解析:
    谱例出自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

  • 第9题:

    下面谱例出自《青春舞曲》,该旋律运用的发展手法是()。



    A.螺蛳结顶

    B.鱼咬尾

    C.变奏

    D.倒影

    答案:B
    解析:
    上面谱例中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这种创作手法叫作鱼咬尾.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A选项,螺蛳结顶指的是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如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C选项,变奏指的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D选项,倒影是复调中的一种写作手法,也可称为倒影模仿.指的是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旬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

  • 第10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的作者是(  )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肖邦

    答案:A
    解析:
    谱例旋律是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的旋律片段。

  • 第11题:

    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正确答案:(1)用不同的摇摆与舞步表达不同风格的舞曲。
    (2)能在不同的队形中跳集体舞。
    (3)把身体动作的节奏感迁移到打击乐演奏中去。

  • 第12题:

    单选题
    莫扎特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A

    旋律结构较长

    B

    旋律简洁清晰

    C

    结构规整

    D

    巴洛克风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面旋律片段的题材是()。


    A.摇篮曲
    B.圆曲
    C.进行曲
    D.小夜曲

    答案:C
    解析:
    上谱例中的旋律片段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通过视唱发现这个旋律片段带有明显的进行感。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 第14题:

    下面的旋律片段是哪首作品( )



    A.《如歌的行板》
    B.《天鹅湖》
    C.《春之歌》
    D.《饮酒歌》


    答案:A
    解析:
    此旋律片段为《如歌的行板》。

  • 第15题:

    将下列旋律片段进行变奏改写。



    要求:
    (1)用变奏的手法将谱例改变成3/8拍子的乐曲,可改变旋律风格,音乐形象需完整;(8分)
    (2)说明改变后由何种类型乐器演奏。(2分)


    答案:
    解析:
    (1)



    (2)【提示】三拍子的节奏感较强,曲风轻快,改变后的旋律仍富于鲜明的民族特色。伴奏可选用一些音色较为明亮的乐器演奏,如古筝、扬琴等。

  • 第16题:

    将下面旋律片段进行变奏改写。
    春天来了(片段)



    要求:
    (1)加花或紧缩的手法二选一。(8分)
    (2)说明改编后由何种乐器演奏。(2分)


    答案:
    解析:
    创作提示】
    (1)加花的要求:在原有音乐材料骨干音上,用不同的音对骨干音进行装饰,更为丰富曲调的内容。加花分为“原板加花”和“添眼加花”两种。①在不改变板式的情况下加花称为“原板加花”。这种加花的具体办法,视乐曲风格及乐器演奏法而定。加花时一般并不改变原曲调的骨架,对于乐句中的许多音都需要进行加花,逗、句、段结束音也不例外,以求曲调连贯,气韵连绵不息;②在各“板”后添“眼”,使骨干音的时值成倍增加的手法,称为“添眼”。
    由于时值成倍增加,一般在“添眼”后必然要对曲调进行加花,因此通常也称为“添眼加花”。
    答题时可根据加花的要求进行发挥。紧缩的要求要以音乐的主要风格为主,不要因为缩音,使调性发生变化,与之风格或其他方面也变化了。
    (2)在原有的曲调中,我们了解该曲的器乐编制是高胡、扬琴、筝。改变后在原有器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作品的风格进行乐器的改编,加入适当的乐器。

  • 第17题:

    下面旋律片段的体裁是( )



    A.圆舞曲
    B.进行曲
    C.摇篮曲
    D.夜曲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将下面《费加罗的婚礼》(片段)改为一首抒情风格的乐曲。
    要求:
    (1)采用合适的节拍。
    (2)旋律框架不可动,但可稍做节奏的处理。


    答案:
    解析:

  • 第19题:

    与下面谱例旋律片段的风格相适应的伴奏乐器是( )。

    A.马头琴
    B.芦笙
    C.冬不拉
    D.管子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对蒙古族民歌的积累以及对蒙古族乐器的认识。视唱乐谱,可以判断该旋律是蒙古族传统情歌《小黄马》的第一乐句旋律片段,歌曲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一首男生独唱的长调作品,由“蒙古族长调”可以判断伴奏乐器是马头琴。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0题:

    下面谱例2对谱例1中的旋律片段进行了哪种变奏?( )

    A.扩大
    B.缩小
    C.加花
    D.倒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旋律发展手法的运算。题干中,旋律2的骨干音来源于旋律1,但在旋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加花变形。C项正确。

    A项:扩大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扩张,如八分音符变四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缩小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紧缩,如四分音符变八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倒影是以某音为轴线,上下方旋律形成倒影,如345和321。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1题:

    下面旋律片段属于哪种民族舞蹈音乐?( )

    A.傣族孔雀舞
    B.维吾尔族赛乃姆
    C.苗族芦笙舞
    D.藏族果谐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对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理解。维吾尔族音乐节奏常见2/4或4/4拍,速度较快,节奏上常出现附点、切分、弱起等节奏型,旋律发展承锯齿状。视唱乐谱可以判断该旋律具有明显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结合选项判断为“维吾尔族赛乃姆”。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2题:

    将下面《青年友谊圆舞曲》(片段)改写为一首进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片段)



    要求:
    (1)采取合适的节拍和速度。
    (2)允许对原曲旋律做增减音符、改动节奏的处理,但需保持原有旋律的基本框架。


    答案:
    解析:
    【创作提示】进行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以偶数拍做周期性反复,常用四分之二、四分之四的拍子,加附点节奏或切分节奏来加强弹性,形成推进感,有时也用三连音代替附点节奏。

  • 第23题:

    莫扎特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 A、旋律结构较长
    • B、旋律简洁清晰
    • C、结构规整
    • D、巴洛克风格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