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老师,常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发展前途的好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差学生”的心理指导。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做了一个试验:他从18个班中随意选择20%的学生,之后他告诉老师,名单上的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者”。一段时间后再测试结果表明:名单上的同学成绩果然好于其他同学。分析结论是:那张随意提出的名单给了老师一定影响,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给这些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差生”不一定比一般学生基础差
B.通过努力,“差生”也能追上学习好的学生
C.教师的因素是导致“差生”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D.罗森塔尔试验对如何帮助“差生”有一定启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第5题:
1968年,美国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述实验证明了教师的期望会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一效应称作()
第6题:
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是由()于1968年做的。
第7题:
实验者所获得的资料及实验结果会受其本身期望的影响,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第8题:
表扬
批评
期望
人格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对这所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后,将平日备受教师歧视的贫穷家庭的学生挑选出来,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实际上,这些学生并非是根据智能测验,而是随机挑选的。可是,一学期之后,再次进行测验时奇迹出现了,那些挑选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果真提高了,而且,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并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赞许的目光、肯定的眼神、令人喜悦的手势等给他们以鼓励,而这些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尊敬、信赖和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就产生了上述期望的效果。罗森塔尔把这种作用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擅长雕刻,曾用象牙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由于他倾注了生命,并与之结为夫妻)。请运用领导激励理论分析本案例。
第17题:
罗森塔尔效应主要反映了教师的什么对学生的影响()
第18题:
罗森塔尔效应体现了教师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第19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们对某学校几个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老师,虚报地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一定优于另外80%的学生。8个月后,他们再次对学生全体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20%的学生成绩普遍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请阐述您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汲取的教育智慧,并谈谈这些教育智慧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第20题:
第21题:
埃默和埃弗森
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
艾森和罗森塔尔
埃弗森和雅克布森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