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数学课上,老师所提供的下列教学资源,属于数字教学资源的有()
第4题:
汪洋是某中学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汪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请问: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教师?
第5题:
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第6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学时间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最大化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学术学习时间是学生花费在学业任务上并取得成功的时间)。下面关于课堂时间的利用,一定属于学术学习的是()。
第7题:
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老师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 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 请问: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数学老师。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量力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第11题: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第12题: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在中国立法史上,《物权法》的立法过程体现出来的激烈争论体现了立法过程的公开化。
第16题:
张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堂课上,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牛顿定律,在课堂的导入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决定用直观演示的方法,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是在正式课堂导入部分,播放了电影《热血飞车》节选的撞车场面。但是发现同学们看了电影之后,整个课堂思路都停留在电影的场景上,并没有达到引导同学们快速进入课堂状态的目的。根据上述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课堂导入的作用,评价一下张老师的课堂导入是否合理。(2)结合这个教学问题,请你来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课堂导入,并说明设计意图。
第17题:
初中数学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课程,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第18题:
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