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班主任王老师规定:今后根据每次考试成绩给全班学生安排座位,成绩前5名的学生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座位,6至10名的学生其次挑选依次类推。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的角度对王老师做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第4题: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但是学生无动于衷。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有为班级卫生操心。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第5题:
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第6题:
高二(16)班换了好几个班主任,班里除了几个女生学习用功成绩优秀外,其他学生成绩不佳且学习意愿差,王老师担任班主任后,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并据此制定班级管理计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具有()。
第7题:
第8题:
为了评价每个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王老师在课上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并做记录
为了了解学生对每单元的掌握情况,王老师在单元结束后总是进行单元测试,把成绩保存起来
每个单元结束后,王老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该单元的掌握情况
王老师把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成了几类,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了相应的文件夹,把每个学生的各种信息按类别记录在相应的文件夹中,以便期末评价
第9题:
违反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违反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第10题: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
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第11题:
王老师的做法兢兢业业,值得称许
王老师的做法是好的,毕竟是为大家的升学做准备
王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王老师的做法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12题: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违背了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的要求
第13题:
第14题:
某老师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第15题:
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班主任王老师规定:今后根据每次考试成绩给全班学生安排座位,成绩前5名的学生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座位,6至10名的学生其次挑选依次类推。这种做法试图通过影响哪种心理需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6题:
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是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范老师的做法()
第17题:
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范老师的做法()
第18题:
刘老师很少留意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刘老师的做法()
第19题:
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第20题: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第21题:
该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该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著作权
该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
该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第22题: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第23题: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