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新生儿注意的特征:出现注意的最初形态——(),对刺激物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反应——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第3题:
婴儿的哭声容易引起母亲的注意,原因是()。
第4题:
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第5题:
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第6题:
只有刺激物的绝对强度才会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无意注意没有影响。
第7题: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是(),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第8题:
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第9题:
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
第10题:
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偏好曲线
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第11题:
探究性注意
定向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
状态性注意
第12题: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人的感觉阈限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
第13题:
第14题:
人们对刺激物产生的知觉,它的选择性表现在:选择性注意、()、()方面。
第15题:
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第16题:
除了刺激物的()强度外,刺激物的()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7题:
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包括()。
第18题: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
第19题:
报纸上的“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事”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利用了()
第20题:
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是因为()。
第21题:
第22题:
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偏好曲线的刺激物
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第23题:
探究性注意
定向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
状态性注意
第24题: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间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