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考试前复习了几天后,这一天的学习效率很低,而且好像什么也记忆不进去了,这可能是记忆到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习后的10小时之内复习10分钟,比5~10天后复习1小时的效果好得多。这充分说明了()的重要性。

    A.分散复习
    B.及时复习
    C.限时记忆
    D.过度学习

    答案:B
    解析: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这就要求在学习结束后及时复习。

  • 第2题:

    经过一整夜的复习,小明记住了笔记中的内容并在第二天的考试中成功回答了试卷中的题目。小明回答题目依靠的记忆类型是

    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答案:D
    解析: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是0.25秒—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是5秒—2分钟。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最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 第3题:

    艾宾豪斯从遗忘规律入手研究记忆。他发现,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20分钟后会忘记42%,1小时后56%,24小时后,忘掉的有66%。这启发我们_________。

    A.最好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不久,不等记忆的内容忘掉,就及时复习

    B.及时复习可以促进长期记忆的形成

    C.及时复习,这样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实际上较短

    D.等所学的内容全忘了之后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


    B

  • 第4题:

    《学记》中在对学习和记忆的论述中指出:“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这体现了记忆需要( )。


    A.注重复习方法

    B.经常复习

    C.多种编码方式

    D.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答案:D
    解析: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因此,这句话强调的是在学习和记忆中要做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 第5题:

    如何指导学生巩固知识,组织复习,提高学习记忆效果。


    答案:
    解析:
    (1)指导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计划、任务与要求,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2)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的,主要的记忆方法有:少用机械识记多用意义识记;引导学生把视、听、读、写、操作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采取边听、边看、边说、边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可提高记忆效果;采用形象记忆法来加强对抽象内容的识记效果。(3)应正确组织与指导学生的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