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体质不好,上体育课时,跑步总是落在后面很远,体育老师生气地说:“怪不得你这么弱,跑个步都跑不好,再跟不上让你自己跑。”该老师的做法(  )。A.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B.正确,学生需要变相鼓励 C.错误,教师不能课上批评学生 D.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题目
小明体质不好,上体育课时,跑步总是落在后面很远,体育老师生气地说:“怪不得你这么弱,跑个步都跑不好,再跟不上让你自己跑。”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B.正确,学生需要变相鼓励
C.错误,教师不能课上批评学生
D.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相似考题
更多“小明体质不好,上体育课时,跑步总是落在后面很远,体育老师生气地说:“怪不得你这么弱,跑个步都跑不好,再跟不上让你自己跑。”该老师的做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 问:狗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 A.650米 B.700米 C.600米 D.750米


    正确答案:C
    根据“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2米,则狗每步长为4x米。根据“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2lx(米),则狗跑5×4x=20x(米)。由此可以得出马与狗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根据“现在狗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狗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它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则马的21份路程是30÷(21—20)×21=630(米),故狗再跑30×20=600(米)马可以追上它。

  • 第2题:

    小明和小红去操场跑步,同时、同地、同方向跑,小明跑完一圈要6分钟小红跑完一圈要8分钟,()分钟后小明比小红多跑一圈。

    A.12

    B.16

    C.20

    D.24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制定计划每天早上跑一个小时步,哪项是属于意志力的因素?()

    • A、身体突然不舒服
    • B、只跑十分钟
    • C、天气不好不想去
    • D、想睡懒觉

    正确答案:B,C,D

  • 第4题:

    杨老师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往返跑"课时,一上课看到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学生,杨老师信心十足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往返跑"时,学生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还有学生小声说:"真没意思……""我最不喜欢上跑步课……"根据材料分析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跑步课?


    正确答案: 学生不喜欢跑步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组织教学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教材原因,跑属于周期性运动,同一个动作不停地重复进行,这就导致跑的运动枯燥无趣,如果是长距离跑的话不仅时间长,增加了枯燥性,而且还要克服生理上的不适感,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跑步产生了不喜欢的感觉。其次是组织教学的原因,本课中教师的导入采用的是传统的常规教学导入,直接宣布课的内容,学生一听就产生反感,对跑的课就更不感兴趣了:跑的教材本身虽然枯燥.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增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单一、乏味,总是让学生无聊地跑来跑去,没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教材自身的原因无法改变,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却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以改进的。

  • 第5题:

    猜谜语:随你跑多少年,你也跑不到;随你飞多少年,你也飞不到。()


    正确答案:地平线

  • 第6题:

    关于耐力跑,正确的做法是()

    • A、跑步前做准备活动
    • B、跑步后不用做放松活动
    • C、跑完后可以大量喝水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幼儿手工课上,明明总是喜欢去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老师生气地说:“你再动别人的东西,我就把你的手给捆上!”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 B、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 C、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
    • D、错误,应该禁止惩罚学生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A

    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

    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

    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制定计划每天早上跑一个小时步,哪项是属于意志力的因素?()
    A

    身体突然不舒服

    B

    只跑十分钟

    C

    天气不好不想去

    D

    想睡懒觉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明体质不好,上体育课时,跑步总是落在后面很远,体育老师生气地说:“怪不得你这么弱,跑个步都跑不好,再跟不上让你自己跑。”该老师的做法()。
    A

    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B

    正确,学生需要变相鼓励

    C

    错误,教师不能课上批评学生

    D

    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结合题干,本题选D。

  • 第11题:

    问答题
    杨老师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往返跑"课时,一上课看到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学生,杨老师信心十足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往返跑"时,学生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还有学生小声说:"真没意思……""我最不喜欢上跑步课……"设计什么样的跑步课能让学生感兴趣?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想要让学生对跑步感兴趣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初中低学段学生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找素材,设计情景教学。例如,曾经热播的《西游记》动画片,将案例设计成争当"白龙马",跋山涉水取真经的情景。把往返跑设计成白龙马取经的路程,每个学生都是"白龙马"要带领唐僧取经。讲解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扮演孙悟空"施展"定身术,学生被定住是不能动的,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定身术才能失效。以此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也就忽略了跑步身本的枯燥性。初中高学段学生,对这样的情景不太感兴趣,可以从练习方法上进行创新。例如,改变案例原来采用的大家都是同一个方向的往返跑组织形式,设计成以某个点为圆心呈射线状的组织形式。然后在圆心放人沙包或其他较易拿的物品,然后学生分成若干组沿直线往返于圆心和本组的起点,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难度,往返两次拿一个沙包或是可以往返于其他组的起点,抢他们的战利品等。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增添跑的趣味性,学生对跑的课堂就不会再排斥,也乐意融入练习中,体验跑的乐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分析做出判断:下列不属于负强化的实例是()
    A

    体育课上一个同学总是闹,体育老师让他到外边站着,过一会对他说:“如果你可以表现好一点,我就不让你罚站了。”

    B

    这一个星期表现好,活动课可以不用在教室里写作业了

    C

    谁能背好语文词语,就不用重复抄写了

    D

    语文老师上上午最后一节课时强调,谁的表现不好就要留下来,不能回家吃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狗和兔子同时从A地跑向B地,狗跑3步的距离等于兔子跑5步的距离,而狗跑2步的时间等于兔子跑3步的时间,狗跑840步到达B地,这时兔子还要跑( )步才能到达B地。

    A.140

    B.150

    C.160

    D.170


    正确答案:A
    设兔子跑X步到达B地,设狗跑完全程时,兔子跑了Y步,则可得出:

  • 第14题:

    如果你有一间地段非常不好的店面要出售,正好你的一个外地朋友急着想在你所在的城市 找一问店面,你会不会把你的店卖给他(她)?( )

    A.肯定卖,并且不告诉他(她)这里地不好

    B.先卖给他(她),然后再告诉他(她)这里地不好

    C.如实告诉他(她)地段不好,让他(她)自己决定

    D.告诉他(她)这里的地段稍微有点不好,让他(她)自己决定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一个学生成绩不好,老师打电话告诉家长,家长说你看着办吧?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办?


    正确答案: (态度)每一个老师,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到有些学生家长不配合工作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耐心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
    (原因、化解)首先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可能是我在跟家长打电话的时候态度有问题,导致家长对我的误解,所以不愿意配合。如果是这种情况我愿意跟家长道歉,本着平等和尊重的原则耐心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2、可能是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老师的责任,觉得自己也做不了什么,所以就把责任推给了老师。这种情况下我会跟家长分析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引起家长的重视,并且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多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配合学校共同提高学生成绩。
    (避免)最后要建立统一战线,可以借助家长会、校训通、家访的平台多与家长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老师之间建立信任感,明白老师和家长是合作者的关系,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样家长就会愿意配合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 第16题:

    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地说:“你说的不对,这是老师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 A、柏拉图
    • B、普罗泰格拉
    • C、亚里士多德
    • D、苏格拉底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小明体质不好,上体育课时,跑步总是落在后面很远,体育老师生气地说:“怪不得你这么弱,跑个步都跑不好,再跟不上让你自己跑。”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 B、正确,学生需要变相鼓励
    • C、错误,教师不能课上批评学生
    • D、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杨老师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往返跑"课时,一上课看到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学生,杨老师信心十足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往返跑"时,学生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还有学生小声说:"真没意思……""我最不喜欢上跑步课……"设计什么样的跑步课能让学生感兴趣?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想要让学生对跑步感兴趣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初中低学段学生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找素材,设计情景教学。例如,曾经热播的《西游记》动画片,将案例设计成争当"白龙马",跋山涉水取真经的情景。把往返跑设计成白龙马取经的路程,每个学生都是"白龙马"要带领唐僧取经。讲解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扮演孙悟空"施展"定身术,学生被定住是不能动的,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定身术才能失效。以此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也就忽略了跑步身本的枯燥性。初中高学段学生,对这样的情景不太感兴趣,可以从练习方法上进行创新。例如,改变案例原来采用的大家都是同一个方向的往返跑组织形式,设计成以某个点为圆心呈射线状的组织形式。然后在圆心放人沙包或其他较易拿的物品,然后学生分成若干组沿直线往返于圆心和本组的起点,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难度,往返两次拿一个沙包或是可以往返于其他组的起点,抢他们的战利品等。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增添跑的趣味性,学生对跑的课堂就不会再排斥,也乐意融入练习中,体验跑的乐趣。

  • 第20题:

    单选题
    天气越来越冷,你还坚持跑步吗?
    A

    跑得很远

    B

    天气很冷

    C

    跑得不快

    D

    每天都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女:我实在跑不动了,你让我休息一会儿吧。男:你才跑了十分钟,要坚持,至少再跑十分钟。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A

    散散步

    B

    别迟到

    C

    休息一下

    D

    再跑一会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案例:张老师上初中一年级的一节"跑"的课时,设计了"两人三足跑"的游戏环节。其中有一名平时跑步非常快的学生A,自以为自己跑得很快,不配合同伴跑步的节奏,使自己的小组跑得越来越慢,失利之后又与同伴相互指责。(1)该现象存在哪些教育问题?(2)在课堂上如果你遇到这种问题将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 (1)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学生A过于盲目自信,学生总是听到表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谁也比不过自己;不懂得合作,没有团队精神,不知道集体的力量不是单纯的个人力量的总和,因而总认为没有集体我一个人也能做得很好;在出现问题后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责任感极度缺失,习惯性地将功劳归为自己,将过错归为他人:此外还表现出不能承受失败、挫折的脆弱的心理品质等教育问题。(2)在课堂上我遇到这个问题会按照如下方式解决,首先让学生A体验一下别人不配合时,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和学生A做一次两人三足跑,而教师不顾学生A的速度,只按照自己的速度跑。跑到终点让学生A说说自己的感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A明白在他不配合自己的同伴时,他的同伴就是他自己现在的感受。其次,再让学生A观察两个跑步都没有他及他同伴快的同学,在合作跑时为什么能比他们快,引导学生A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合作中不能一味地埋怨同伴而不从自身找问题,敢于承认失败、勇于承担责任才是真正的英雄;第三,让学生A尝试一下主动与同伴合作会收到怎样的效果。通过实践让学生A明白只要肯与同伴配合就一定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并引导学生A总结合作的过程中是否已经是最佳的合作方法,如果不是,而且还在存在问题要主动承担责任并与同伴沟通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杨老师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往返跑"课时,一上课看到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学生,杨老师信心十足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往返跑"时,学生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还有学生小声说:"真没意思……""我最不喜欢上跑步课……"根据材料分析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跑步课?

    正确答案: 学生不喜欢跑步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组织教学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教材原因,跑属于周期性运动,同一个动作不停地重复进行,这就导致跑的运动枯燥无趣,如果是长距离跑的话不仅时间长,增加了枯燥性,而且还要克服生理上的不适感,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跑步产生了不喜欢的感觉。其次是组织教学的原因,本课中教师的导入采用的是传统的常规教学导入,直接宣布课的内容,学生一听就产生反感,对跑的课就更不感兴趣了:跑的教材本身虽然枯燥.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增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单一、乏味,总是让学生无聊地跑来跑去,没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教材自身的原因无法改变,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却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以改进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耐力跑,正确的做法是()
    A

    跑步前做准备活动

    B

    跑步后不用做放松活动

    C

    跑完后可以大量喝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