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第2题:
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点是都()。
第3题:
下列观点,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思想主张的是()
第4题: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第5题:
以下属于明末新思想学说的是()
第6题:
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这是因为()。
第7题:
班固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书•食货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第8题: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第10题: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第11题:
重商轻本
重农轻商
重本抑农
重商轻农
第12题:
顾炎武
王夫之
屈大均
黄宗羲
第13题:
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点是()
第14题:
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的影响在于()
第15题:
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
第16题:
《明夷待访录》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第17题: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第18题:
中国封建社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和措施严重抑制和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
第19题: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第20题: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这一说法出现的原因是()
第21题:
清雍正帝说:“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第22题:
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23题:
重农重商
重末抑本
重本抑末
重商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