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我语文考试成绩不好,但老师没有批评我,()我努力学习。
第8题:
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来他心里很不服气。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问题:试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第9题:
鼓励
鼓舞
鼓动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小学。他为人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老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 行我素。领导和同事都把他视为怪人,渐渐疏远他,致使小王的工作越来越差。问题:小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第19题:
语文课上,有个学生总是喜欢跟周围同学讲话,交头接耳。语文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但还是无济于事。时间长了,语文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候也惩罚他。渐渐地,这个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老师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最后出现了厌学情绪。家长找老师询问原因,这个老师说:"我严格要求有什么错?" 问题:请你根据德育原则分析,这个老师的做法有错吗?如果有错,他违反了什么德育原则?
第20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 结合案例,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第24题:
他不认识我
他不喜欢我
他是检查人员
他和我是老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