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湖南历年的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第1题:
请问谁有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教学技能的试题?
一、
1. 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起点(地位,判)。教师教育机构萌芽:1681年拉莎尔在法国创办教师训练机构(最早),1695年法兰克在德国创办教员养成所,20世纪60-70年代受“技术理性”支配,微格教学(创始人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德瓦特)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注重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的培养。
2.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单)。包括三层涵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学技能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 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教学艺术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多/判)。
二、
1. 备课涵义: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判/单)。备课类型:按参与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备课(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组织、规范和优化的过程,单)和集体备课(指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同科的教师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按备课把握的内容,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教师根据学期进度计划和单元进度计划,对每一节课进行设计);根据备课时间的先后,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备课的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 钻研教材的意义(简):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精读教材,深层领会;精细加工,再创教材。
3. 观察法和谈话法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判/单)。
4.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地位和作用,判)。涵义: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层级:学期(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多)。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判)。一个完整教学目标的表述包括教学对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的条件和学习承担组成(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比较重要):是教师在开学前对所教学科作出的一个学期(学年)的全面计划和通盘安排,是完成一个学期(学年)教学目标所确定的工作范围和教学进程的实施方案(判/单),一般由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多)。
5. 编写教案的技能★★:教案内容主要由概况(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课型、教法学法、媒体选择等)、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最重要的部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四部分组成(多)。教案的类型-按照纸质教案的表达形式,分为文字表达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条目式教案等形式。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储存的一种多媒体教案。其特点有形象生动、数值化、可交互操作、可方便地改作课件、便于携带与传输、便于标准化信息的自动提取与管理、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多)。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计算机软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某种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一种教案形式,是电子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于电子教案,二者使用对象不同(判)。电子教案的内容:基本上包括教学课题、作者介绍、教学说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资源、讨论区等。基本要求(简,最重要):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即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三、
1. 课堂教学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运用的稳固的教学行为方式(单)。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判/单)。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对话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用技能。
2.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类型: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基本要求(简):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有启发性;导入要有趣味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导入要有艺术性。
3. 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系统的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单)。根据课堂教授方式的不同,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类型(多)。讲述指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分为叙述(指教师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前因后果所作的口头表述)和描述(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内部结构、外部特征以及人物的心理状态描绘出来)。讲解指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按讲解方式的不同分为解说式、解析式和解答式讲解。讲读指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有机结合到教学内容中的一种讲授方式,在语文、英语教学中常用。讲读主要有范读评述式、词句串讲式、讨论归纳式、比较对照式、辐射聚合式五种方式。讲演指教师通过深入地分析教材,论证事实,解释道理,进行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等,作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种讲授方式。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简):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根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目标的层次分为回忆提问(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理解提问(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应用提问(检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所学概念、规则、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的提问)、分析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或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的提问方式)、综合提问(要求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方式)和评价提问(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等作出价值判断,或进行比较和选择的一种提问方式)。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简) ★:合理地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5. 课堂倾听: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内容:学生的回答与讨论、学生的提问和质疑、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学生的思想和心声。类型: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简):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倾听后要进行及时反馈。
6. 课堂对话: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产“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特点:民主性(指在课堂对话过程中,师生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参与的权力)、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作用: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基本要求(简):营造对话的气氛;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要提高对话质量。“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7. 课堂板书(辅助方式):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配合讲授,把设计好的教学要点书写在黑板上的教学行为。特点:直观形象性、高度概括性、艺术性。内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教学内容的补充知识。类型:文字板书(纲要式板书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图画板书、综合式板书。基本要求(简):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要文字精当,科学性强;要书写规范,示范性强;要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8. 教学反馈: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收集和分析教与学的状况,并作出相应反应的教学行为。作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基本要求:反馈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途径和方法:课堂观察、课堂提问、书面考查和实践操作);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教学强化:指教师通过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类型: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基本要求:强化目标要明确;强化态度要诚恳;强化时机要恰当;强化方式要灵活;强化要与反馈有机结合。
9. 结课:指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及时转化、升华、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教学行为。作用: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具有教学过渡的作用。方法: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拓展延伸结课。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要简洁明快;要有趣味性。
10. 作业的类型:按完成的时间和目的分为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观察作业和实践作业;按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为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批改作业的方法:全面批改、抽查批改、当面批改、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或互批。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控教学。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精心选择;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题目要有启发性;形式要灵活。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灵活;要尊重学生;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统一;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
四、
1. 课堂观察: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以便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范围: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神态表情、学生活动。方法:目视法、提问法。基本要求: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2. 作业分析的步骤:确定作业分析的对象;划分分析单位的类目;进行评判记录。
3. 学业成绩考试:是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总结性检查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学业成绩考试的基本程序:制定考试目标(一般目标的作用:检查评定学生完成学业的质量;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的水平;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巩固优点弥补缺点;改进教学工作);选择考试方式;编制考试试卷(核心部分,包括:确定考试的内容;进行试卷设计;确定试题的类型和层次;试题的编制;拼组试卷)。试卷分析:试卷定量分析(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题目分析、试卷信度分析、试卷效度分析);试卷定性分析(考试的基本情况、试题的基本情况、试卷统计结果分析、试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