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明史·职官志》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见明朝内阁大学士()。
A.享有出纳行政的授权
B.是君权高度强化的派生物
C.负责处理奏章统率六部
D.延续君臣面议朝政的传统
第2题:
第3题:
清承明制,亦设内阁。从职掌设定看,清代内阁的职权范围较明代为广,且法定地位也高于其他个部门,明代内阁大学士法定品级仅为五品,中叶以后大学士的品级之所以较高,都是因兼领某部尚书或侍郎而得。但清代内阁大学士皆为()品,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其班次在百官之首。
第4题:
严嵩死后,徐阶接任内阁首辅,请问徐阶死后,是哪个人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
第5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第6题:
明朝中枢权力体系的最大变化是()
第7题:
《明史·职官志》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见明朝内阁大学士()。
第8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是关于谁的故事?()
第9题:
(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第10题: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第11题:
内阁始终不掌实权
内阁权力逐渐坐实
皇帝专制得到抑制
六部之权尽归内阁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明初,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到永乐时期,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嘉靖时,阁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万历初年,张居正任首辅,威柄之操,几于震住。这一发展过程说明()
第16题: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第17题: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明中叶以后最有权势的首辅权臣有严嵩、徐阶、()、张居正等。
第19题:
明中叶以后,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掌握(),实际上等于没有丞相之名的丞相,朝中官僚为争首辅相互攻讦。
第20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第21题:
以下对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