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陈旭麓教授认为真正的通史应该是社会史。
第2题:
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
第3题: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第4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第5题:
明万历年间大规模的市民()的运动,表明封建社会后期新的社会力量给反封建斗争带来了新的内容。
第6题:
管理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创造出扩大了的新的生产力,创造出一种远比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集体力量或社会力量,正如这个公式所表明的,1+1﹥2。
第7题:
100多年前马克思指出,一个骑兵营的力量同该营每个骑兵力量的总和是不一样的,因为骑兵营能够产生新的能力。这是因为()
第8题: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动中产生了新的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有()
第14题: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第15题: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第16题:
管理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创造出缩小了的新的生产力,创造出一种远比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小的集体力量或社会力量。
第17题:
“两新组织”指的是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经济组织
第18题:
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第19题:
新媒介素养,是利用新技术、新媒介平台善用舆论,网上的公众资源,一切积极的力量,来进行更好的()的能力或者意识。
第20题:
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政治体制的变化和发展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群体促进效应
群体惰化效应
社会情化效应
社会促进效应
第23题: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新的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24题:
社会管理
社会化管理
社会化建设
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