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
第2题:
运输时卧放的乙炔瓶,须直立并静置后才能使用,其静置时间应为()min。
第3题:
装卸桶装电石时,不得()存放。
第4题: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第5题: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种树郭橐驼传》)句中“莳”“若子”“置”“若弃”各是什么意思?
第6题:
翻译: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第7题:
置石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虽少而对质的要求很高,置石的布置形式有()
第8题: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唐景龙元年(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说明当时()
第9题:
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上述变化反映出宋代政府()
第10题:
市都集中于州县所在地
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
市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第11题:
唐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唐商品经济繁荣
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
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第12题:
特置;
散置;
群置;
对置。
第13题: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人以上,置吏一人,书佐二人。“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
第14题:
PID调节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
第15题:
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
第16题: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朝人王建的诗《汴路即事》中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于这两则史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汴路即事》中提到的“草市”是诗人想象的产物 ②《唐会要》记载中的“市”应该是指“草市” ③《汴路即事》反映出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 ④两则史料相互矛盾,说明唐代“草市”存在与否仍有争议
第17题: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选自《种树郭橐驼传》句中“置”是什么意思?
第18题:
SD和RD为触发器的异步置1和置0端,若触发器异步置0,须使SD=(),RD=(),而与()和()无关。
第19题:
“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是置石中()的布置手法。
第20题:
用8031的定时器T1作定时方式,用方式2,则初始化编程为()。
第21题:
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
第22题:
散置
堆置
群置
特置
第23题:
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