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立的组织是()
第3题:
下列对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论正确的是()
第4题: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依据是()。
第5题:
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第6题: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主要理由不包括()
第7题:
中国和印度在()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第8题:
第9题:
华沙条约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联合国
东南亚联盟
第10题:
规定了2个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有利于两国的友好合作,对中国巩固政权,进行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在条约的实施中苏联始终对中国实行无私的国际主义援助。
第11题:
第12题:
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
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
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第13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德国完全分裂
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C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
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第14题: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里的对抗表现为()组织和()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
第15题: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第16题: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有()。
第17题:
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冷战”,突出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第18题:
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
第19题:
走向多极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两极格局终结→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走向多极化
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第20题:
德国完全分裂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第21题:
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世界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时代基本结束
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面崩溃
第22题:
在政治上尖锐对立
在军事上全面对峙
在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
在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第23题: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