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题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相似考题
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
    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④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
    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和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都是在“冷战”局面形成以后,明显被排除。

  • 第2题:

    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立的组织是()

    • 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B、七十七国集团
    • C、经济互助委员会
    • D、华沙条约组织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下列对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论正确的是()

    • A、规定了2个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 B、有利于两国的友好合作,对中国巩固政权,进行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 C、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 D、在条约的实施中苏联始终对中国实行无私的国际主义援助。

    正确答案:A,B

  • 第4题: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依据是()。

    • A、经济发展
    • B、军事同盟
    • C、地缘政治
    • D、国家利益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 A、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 C、德国的统一
    • D、美苏争霸

    正确答案:D

  • 第6题: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主要理由不包括()

    • A、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 B、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世界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 C、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时代基本结束
    • D、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面崩溃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中国和印度在()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 A、政治
    • B、经济
    • C、军事
    • D、文化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填空题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里的对抗表现为()组织和()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

    正确答案: 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A

    华沙条约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联合国

    D

    东南亚联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对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论正确的是()
    A

    规定了2个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B

    有利于两国的友好合作,对中国巩固政权,进行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C

    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

    在条约的实施中苏联始终对中国实行无私的国际主义援助。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促进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同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

    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К основным целям Шанхайской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относятся: укрепление взаимного доверия и добрососедства между странами-участницами; содействие их эффективному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у в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й и культурной областях, а также в сфере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энергетики, транспорта, туризма, защиты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 и других; совместное обеспечение и поддерживание мир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и стабильности в регионах; продвижение к созданию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ого, справедливого и р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новог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порядка. Во внешних отношениях ШОС придерживается принципов несоюзничества, не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против кого-либо и открытост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
    A

    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

    B

    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

    C

    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德国完全分裂

    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C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

    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B

  • 第14题: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里的对抗表现为()组织和()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


    正确答案: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组织

  • 第15题: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 B、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均势
    •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 D、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有()。

    • A、1947年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 B、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C、1949年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
    • D、1950年中苏结盟
    • E、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

    正确答案:A,B,D,E

  • 第17题:

    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冷战”,突出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 A、在政治上尖锐对立
    • B、在军事上全面对峙
    • C、在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
    • D、在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

    • A、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
    • B、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
    • C、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顺序是()
    A

    走向多极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

    B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C

    两极格局终结→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走向多极化

    D

    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

    德国完全分裂

    B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C

    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

    D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主要理由不包括()
    A

    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B

    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世界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C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时代基本结束

    D

    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面崩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冷战”,突出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A

    在政治上尖锐对立

    B

    在军事上全面对峙

    C

    在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

    D

    在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中国和印度在()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A

    政治

    B

    经济

    C

    军事

    D

    文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