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题目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从表中可知,历代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均为县,其他层级均有变动,故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图表可知州的行政区划层级由一级到二级甚至降到三级,因此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由州到路再演进为省,省残留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痕迹.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促进地方的自主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秦汉以来各朝代均为二级或三级行政区划,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更多“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 第2题:

    此段文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得出的结论是:时间固然是生命和金钱,但不要将人生的追求局限于伍仅满足生存需要,而要有超然和高远的理想追求。

  • 第3题:

    某地两种疗法的治愈率的情况据此资料可得出的结论是A.甲疗法治愈率为78%,乙为82%,故乙好

    某地两种疗法的治愈率的情况据此资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甲疗法治愈率为78%,乙为82%,故乙好

    B.甲疗法治愈的例数少,所以甲不如乙

    C.甲疗法治愈的重病人多,故甲好

    D.乙疗法治疗的轻型病人,故乙不如甲

    E.甲、乙两种疗法治愈率相同


    正确答案:E

  • 第4题: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查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两种实验的设计类型与使用的被试数量:实验设计一为2×2被试间设计,被试为24人。实验设计二为2×2混合设计,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被试为12人。 (2)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结果,能得到如下结论:①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成绩显著高于讲授式;②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③教学方法和学生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相同。 (3)两种实验设计的比较:①比较而言,被试间设计的方案能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②虽然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较少,且混合设计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能更好地控制来自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当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时,则被试内实验设计无法适用。本实验如果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则会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因为当学生受到某种教学方法的教学之后,接受另外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第一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包含被试内设计在内的混合设计不能回答该研究所探讨的问题,选择被试间设计更佳。

  • 第5题:

    下面为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完善
    • B、雅典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 C、雅典民主范围有限
    • D、雅典人民主权观念形成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采集终端不能同时抄读不同协议的电能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如资源经过“七对眼睛”的评估得出55分,该资源结论是()

    • A、马上做
    • B、可以做
    • C、谨慎做
    • D、不能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据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是强酸弱碱盐
    • B、是强碱弱酸盐
    • C、其水溶液呈碱性
    • D、强碱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填空题
    已知“甲是团员,乙是团员,丙是团员,而他们都是A班的学生。”据此,运用归纳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正确答案: “A班的学生都是团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正确答案: (1)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 他发现,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根据艾宾浩斯实验所得数据画出的遗忘曲线,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规律是遗忘在学习完后就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趋势。
    (2)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 他发现诵读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艾宾浩斯也认为过度学习是无益的。
    (3)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 对一定的识记材料,每天重复学习到恰好成诵所需诵读的次数,约按几何级数逐日递减。一定数量的材料分配到几天之内学习,比集中一天学习的效率要高。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分布学习和集中学习比较研究的开端。
    (4)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与记忆保持的关系 他还认为睡眠对记忆保持有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化合物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据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

    此化合物是碱

    B

    是强碱弱酸盐

    C

    是碱式盐

    D

    其水溶液呈碱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____,灯泡越亮.

    正确答案: 0.75,越大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及P=UI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2.5V×0.30A=0.75W.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就越亮.

  • 第13题:

    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甲表的准确度比乙表的高B.甲表的准确度比乙表的低S

    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甲表的准确度比乙表的高

    B.甲表的准确度比乙表的低

    C.对于任何一个小于100 V的电压,乙表都比甲表测得准

    D.甲、乙表的准确度相同


    正确答案:B
    甲表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大于乙表。

  • 第14题:

    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

    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

    A.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B.美国知识经济的产生发展

    C.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美国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有甲、乙两块电压表,经校准,甲表的最大示值误差发生在50 V处,相对误差 为4%;乙表的最大示值误差发生在70 V处,为2. 5V,且乙表在示值90 V处的实 际电压值为91.3 V。
    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甲表的准确度比乙表的高 B.甲表的准确度比乙表的低
    C.对于任何一个小于100 V的电压,乙表都比甲表测得准
    D.甲、乙表的准确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甲表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大于乙表。

  • 第16题:

    审核结论是审核组考虑了()和()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正确答案:审核目标;所有审核发现

  • 第17题:

    已知“甲是团员,乙是团员,丙是团员,而他们都是A班的学生。”据此,运用归纳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正确答案:“A班的学生都是团员”

  • 第18题:

    总结手动控制策略,得出一组由模糊条件语句构成的控制规则,据此可建立()。

    • A、模糊控制规则表
    • B、输出变量赋值表
    • C、模糊控制器查询表
    • D、输入变量赋值表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据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此化合物是碱
    • B、是强碱弱酸盐
    • C、是碱式盐
    • D、其水溶液呈碱性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下列不是鉴证业务特点的是()。

    • A、审计对象是历史财务信息
    • B、得出的结论是合理保证
    • C、业务报告不向第三方提交
    • D、得出的结论是有限保证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填空题
    结合实验过程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

    正确答案: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
    结合实验过程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上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不是鉴证业务特点的是()。
    A

    审计对象是历史财务信息

    B

    得出的结论是合理保证

    C

    业务报告不向第三方提交

    D

    得出的结论是有限保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①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正确答案: ①当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u大于∆v,②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高L增大,u+v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①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以看出,物距始终大于二倍焦距,且物距从60.0厘米到30.0厘米,变化量较大,而像距从12.0厘米到15.0厘米,变化量较小,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距变化量∆u大于像距变化量∆v;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与物距的和(u+v)先变小后变大.